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守护着方圆302平方公里,与5000多羌、汉群众相伴相亲,这就是绵竹市公安局清平派出所14名民辅警每天面对的常态。他们深爱着这片土地,苍穹之下,以大山为家,以群众为亲,在这边深爱的土地,他们传承“枫桥精神”,调解着一起又一起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用忠诚践行为民服务誓言。
调解现场
一尺之地好友反目
多元化解初见成效
家住清平的老李家和老王家相邻,做了十三年的邻居,两家一直互有来往。老李和老王都是勤奋之人,两人在无事的时候也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喝酒,探讨挣钱的路子,借助全镇乡村振兴搞旅游开发发展旅游产业的春风,两家张落着做小吃、办民宿,小日子可以说过得红红火火。可是慢慢的,多年的邻居感情因为一件小事突发变化:老王因为生意红火,将房屋进行了改造升级,在改造砌墙时因边界问题双方未达成共识引发争议,随后矛盾逐渐升级打破两家往日和睦。虽然经过村干部调解双方消停了几天,可几天后双方又因为边界问题多次产生纠纷,甚至还动了手。
派出所接警后,及时制止了双方的违法行为,考虑到双方系邻里的特定关系,如果简单处理双方的违法行为,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双方的矛盾,极可能会导致双方积怨更深,成为“仇恨”。为避免矛盾持续升级,民警和村干部首先是建议王全暂停施工,随后启动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镇农业、规划、建设、安全、司法和村委相继派员介入,组建工作专班,推动联调联动,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分别向双方科普农村土地政策、乡村规划建设法规、治安管理法规,摆事实、讲道理,通过长时间的释法、明理、说情,双方从思想上有所转变,眼界逐渐开阔,格局不断变大,开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愿意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解决纷争。
经过双方充分考虑后,派出所民警邀请双方进行面对面的调解,最终老李和老王主动让步、冰释前嫌。今年3月,一起长达6个月邻居纠纷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调解现场
孟骏工作室“显身手”
三心调解专治痼疾
作为清平镇无人不知,群众交口称赞的调解能手孟骏,通过“以心换心、苦口婆心、关爱关心”三心调解破解难题,“孟骏调解工作室”专治“疑难杂症”已是清平镇约定俗成的共识。
今年6月,张某一行6人来到派出所寻求帮助,声称自己6人于2020年在清平镇一处建筑工地上务工,老板汪某一直未结清6人总计一万多元的工资,去年6月起,汪某还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玩起了“人间消失”。此后,6人前往汪某所属的劳务公司,却被告知汪某并未将他们的名单上报,而又无法向汪某进行核实;咨询律师被告知:由于汪某未给他们出具工资结算单和欠薪凭证,又没有其他证据,劳动监察、人民法院均难以受理。无奈之下,张某6人来到派出所求助,民警对他们的遭遇非常同情,但苦于没有证据,民警先后与劳务公司、项目部进行联系,但也因欠薪的证据严重缺乏,民警也感到十分棘手。
今年8月,派出所组织调解能手孟骏和调解室人员组成调查小组,通过电话、微信或面对面等方式,详细向张某6人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证据,更多次前往劳务公司、项目部进行对接,深入工地现场,向相关知情人了解情况。此举深深地打动了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他们对张某等人务工情况、汪某欠薪等事实给予充分认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安排财务部门核实了账务,并主动承担付款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协调所属劳动公司补充报送工资表,项目部直接将张某等人工资从劳务公司工程款中进行了划扣,悉数打入6人账户。
德法相伴融合治理
小小干戈终化玉帛
胡某、贾某相邻20多年,两家虽是来往较少、关系一般,多年来倒也相安无事,没有发生过冲突。今年9月,贾某准备到承包山查看树木,途经胡某房侧,为了通行的便捷,便将胡某设置在该处的栅栏拆除,胡某回家见栅栏被拆除,立即调取监控后确认栅栏是被贾某拆除。次日,贾某经过胡某房侧时,胡某冲上前去对贾某进行质问,双方发生争吵、对骂,随后升级成身体冲突,才被另外两名邻居劝开。
接警后,派出所通过调查,确认双方在挽扯过程中均有殴打对方的行为,也都受轻微伤。从表象上看,双方都有过错,都有实际违法行为,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派出所可以依法对贾某、胡某进行处罚,但并不能实现定纷止争的效果。于是派出所民警会同村干部一起先后来到贾某、胡某家中,指出双方的过错和违法行为,了解被治安管理处罚的不利后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村干部还向他们宣读了《村民公约》相关条款,告知他们,作为新时代的村民,应当作为弘扬道德新风尚的先行者,为儿女、孙辈树模范、做榜样。听了这些,他们都十分“脸红”,都不再争辩自己有理,不再指责对方不是,更是当场达成了谅解。
(唐琦 钟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