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营山县:自强女子返乡办厂解决残疾人就业

2022-12-14 19:19:30 稿件来源: 编辑:王万川责任编辑:张萍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邹刚 记者李国富)近日,记者在四川众鑫服饰有限公司看到,一排排身材高挑的模特模型矗立在展厅,身上的各式旗袍格外引人注目。加工车间内,裁剪、车缝、排花、烫珠……各工序有条不紊。一名身着职业套装的中年女子缓缓移步在各个工位上,耐心地为工人指点技术,不时还现场示范。

四川众鑫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邹刚 摄)

“那就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陈亚辉。”营山县残联理事长何德一介绍说。随着了解的深入,一个身残志坚、胸怀大爱的创业典型让人肃然起敬。

不言放弃 残疾女子开启创业路

陈亚辉出生于营山县黄渡镇文武村一个普通家庭,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儿时的她,没有朋友,只有独自躲在家里。

“幸好父亲是一位裁缝。我经常偷偷躲在他身后,听缝纫机滴滴答答的转动声。”陈亚辉回忆,很小的时候,她就对服装制作着了迷。

1993年,17岁的陈亚辉只身去了深圳,开启了艰辛的打工路。经人介绍,她进入一家婚纱厂上班。由于勤学上进,赢得了老板娘的青睐。

“人年轻,不怕苦,也不怕累,就想学点本事。”陈亚辉回忆说。

6年后,依靠自己学到的本领和对服装的理解,陈亚辉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开了一家婚纱家庭作坊,取名广州市香怡服装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只招了4名工人。为维持正常运转,陈亚辉克服视力残疾带来的种种困难,经常独自一人跑订单、找销路。

“拿着地图,只身一人从南到北,穿梭在上海、苏州、南京、合肥、济南、沈阳等地,白天跑商场,晚上又坐火车辗转下一站,这样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多月,终于说服了第一批经销商。”谈起过往,陈亚辉眼眶湿润。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亚辉的执着、诚信得到了客户的认同,生意很快打开了局面,订单也越来越多。2001年,陈亚辉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拥有了自己第一家门店,2003年,又在苏州开了三家门店。到2006年,她在广州最繁华的地段白马大厦买下了商铺。

经过多年打拼,陈亚辉把小作坊做成了拥有200多名工人的专业工厂。拿到商铺证照的那一天,陈亚辉百感交集。

返乡办厂 帮助残疾人就近就业

在努力做好事业的同时,陈亚辉始终没有忘记和自己一样的残障人士。她深知残障人士的困难,更知道一份工作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因此,陈亚辉坚持优先录取残疾人。公司的残疾员工有50多名。

2008年,陈亚辉回到家乡,在营山县城三星路附近租赁门店开设加工点,高峰时可以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我想给家乡的残疾朋友提供一个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陈亚辉说。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陈亚辉经常会陷入工作和家庭难以兼顾的困境,而这也是许多残疾员工共同面临的问题。陈亚辉注意到这个情况后,决定将加工厂的一部分工作分离出来,帮助残疾人就近就业。


陈亚辉为工人指点技术  (邹刚 摄

今年6月,机缘巧合之下,营山县残联找到了陈亚辉,表示愿在场地等方面为她提供最大支持,并从营山县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挤出场地,供陈亚辉创办企业。县残联的鼓励,给予了陈亚辉极大的信心。她投资240多万元成立四川众鑫服饰有限公司,主营婚礼定制系列服饰,且公司只招残疾人。10月29日,公司正式投产。目前已有45名残疾员工培训上岗,月保底工资1500元,最高工资近4000元。

眼下,陈亚辉公司的产品已在南方城市和国外华人圈中打开了销路,未来之路充满阳光。她说:“我自己是个残疾人,能够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实现自强自立,是我最大的快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