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6 星期三
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特别是新成昆铁路动车开通后,攀西地区乡村文化旅游如何发展,是业界关心的重要问题。12月28日至30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后强教授赴凉山调研,受邀出席了四川省第十三届(冬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和“阳光引力、智汇安宁”——安宁河流域康养产业峰会,并作了题为《走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德昌路径”》的主旨报告。
李后强作主旨报告
李后强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安宁河谷是中国暖谷、袖珍天府,有四川第二天府,西部冬季热谷,西部地暖、四川温盆,天生地质博物馆、世界最大康养谷之称。具有阳光、磁力、干热、地高、水力、风力、物力的独特优势,扇状冲积、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安详宁静、温婉柔美。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优化后,特别是新成昆铁路动车开通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会涌向攀西,乡村文旅会迎来新高潮!
李后强强调,打造攀西国际阳光康养目的地,必须突出“医养教”结合,搞好“四划”——谋划(突破顶层)、策划(突破常规)、规划(突出创新)、计划(突出效率),引入大资本、大项目、大企业、大人物、大品牌,建立观养、住养、动养、文养、食养、疗养、光养和“康养制造”为核心的康养产业体系及其核算体系、指标体系、统计体系、考核体系等。
李后强作主旨报告
李后强表示,德昌背靠螺髻山、面临安宁河,资源具有独特性,是“德行天下、昌盛不衰”,“安宁之心、西攀之门”,阳光充足、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区位突出、文化厚重、民族特色鲜明,满足生态康养6+1度(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静度、绿化度和配套度)条件,适宜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文旅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与其他旅游开发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自然资源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根据旅游的“五觉悦变”(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愉悦)、“五链交织”(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空间链)原理,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上做好文章,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闲情和野趣,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高的艺术格调,让民宿、水果、阳光、空气甚至猪圈、牛圈、羊圈都成为文旅优势资源。主人文化是民宿的精髓和灵魂,瞄准Z世代(95后),着力发展特色鲜明的3.0版民宿和“六夜”经济——夜景、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研究旅游直播,整合“人、货、场”,培养德昌的“李子柒”“丁真”。
李后强说,文创是旅游景区的标配。要内做价值、外塑形象,把握顾客的文化认同、价格认同、参与认同、价值认同、实用认同。概括当地核心资源,提炼精神和情感内涵,提出口语化、接地气,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打动人心,传播度、美誉度、创新度很高的文旅口号,比如喊出“到西昌来旅游,我在德昌等您”,“到攀枝花休闲,在海花沟购房”,“在西昌度假,来德昌养生”“天赐海花沟、地美安宁河”“螺髻山下的海花沟、攀西之间的德昌城”等口号,切勿深奥难懂。同时,要深度挖掘西昌月城,冕宁月船,德昌月光资源,发展“月亮文化”和月光经济。
李后强强调,德昌的乡村文化旅游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数字转型、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做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案例。李后强建议德昌成立康养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康养发展促进中心、安宁河谷康养研究院,不断丰富康养产品和康养业态,持续举办康养活动,发布《康养德昌白皮书》,扩大品牌影响。打好“五张牌”——阳光牌、区位牌、民俗牌、山水牌、美食牌,走出“五条路”——创新之路、协调之路、绿色之路、开放之路、共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