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2022年,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持续反复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冲击、突如其来的高温干旱,德阳市旌阳区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县域进位”战略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7月,旌阳区成功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同年11月,入选2022中国西部百强区。旌阳区全力做强产业壮大经济实力,加快人口聚集把城市做美,促进共同富裕把民生做优,积蓄发展动能把基础做牢。
聚焦经济发展
在“稳与进”中奋楫笃行
近日,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大楼外立面整体形象已初步展现,大楼内部,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安装作业。该项目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工程,于2022年12月底具备送电条件。
2022年,旌阳区积极发挥德阳数字经济首要承载地和核心聚集区引领作用,聚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全国首个数据要素产业园成功挂牌,云上天府大数据产业园(一期)建成投运,特斯联新零售项目开门营业,引入北京讯众、中清科华、首辅设计等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110亿元,数字产业注册企业超150户,年营业收入达4亿元,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工业强市”战略,旌阳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中铭数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技改项目持续推进,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特变电工纳入全省“贡嘎培优”100户企业,森普管材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特变电工新特车间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同城融圈”战略,旌阳全面加快成都“三绕”杨柳互通和孝感互通连接线、G5成绵高速扩容、天府大道北延线等重要交通干线建设,市域铁路S11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与成都市锦江区签订合作协议,加速“跨区域通办”协同效能提升,“同城融圈”步伐不断加速。现代服务业领域稳步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9.4亿元、同比增长3.8%,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前同期相比实现翻番。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文旅争先”战略,旌阳举办四川首届露营季等活动,文盛孝泉、旌韵高槐、红光印象等地持续火爆,全年接待游客61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亿元、同比增长12.5%。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乡村振兴”战略,旌阳稳步推进农业发展,精准施策整治“撂荒”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得到有效遏制,建成高标准农田4.6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4.3万吨以上,全年生猪出栏36.1万头以上,存栏22万头以上,获评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德阳市乡村振兴先进区。
坚持项目引领
在“质与效”中砥砺奋进
2022年7月,旌阳区实现全国“百强区”的历史性跨越。
2022年8月,争分夺秒奋战150天,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主场馆瞩目呈现。
2022年9月,夜以继日拼搏百天,德阳市英烈纪念园如期建成。
近日,位于旌阳区德新镇的新场气田雷四气藏产能建设工程项目正通过采取增强人机现场力量,加长轮班作业时长的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在春节前完成工程的主体建设。
新场气田雷四气藏产能建设工程项目效果图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2022年,旌阳区锚定目标搞建设,抓好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对标省、市工作安排,建立专班制、项目化、清单式工作推进机制,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以高质量项目牵引有效投资,以有效投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共争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等各类资金30.1亿元,其中专项债争取额度创历史新高,达到21.3亿元,为项目推进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获批项目推进顺利。聚焦产业升级和链式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引进总投资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个,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5亿元,为产业集聚和投资奠定坚实基础。
以改革创新为牵引,全面激活发展动能。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全域推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全市第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4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0户,入选全国创新百强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旌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落实市委“四五五六”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百强区每年有升位”目标,不断开创旌阳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甘丽 四川经济网记者 闫新宇 实习记者 陈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