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攀枝花讯(记者 谢强 徐杨 文/图)1月4日,中共攀枝花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审议并通过《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奋力谱写现代化攀枝花新篇章的决定》和《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会议现场
会议认为,未来五年是攀枝花朝着共同富裕方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重叠加机遇。一是国家正大力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加快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攀枝花拥有得天独厚的水风光氢储清洁能源优势、钒钛等氢能原材料保障优势和完善配套的产业体系、丰富的应用场景,打造千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大有可为。二是省委、省政府印发《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0年)》,将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纳入规划范围,配套了一揽子支持政策,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前景光明。三是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和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支持攀枝花与凉山“共建‘天府第二粮仓’、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推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支持‘三州一市’共建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赋予了攀枝花“两区三地一粮仓”的发展定位。
对此,攀枝花把握主动,与时俱进优化完善市委总体发展战略,总体考虑就是“四个战略”:一个战略目标,即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一个战略牵引,即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三大战略重点,由原来的实施工业强市、精明增长、绿色低碳三大战略,调整为实施工业强市、精明增长、城乡融合三大战略;“三个圈层”战略空间,积极构建市域“内圈”、金沙江区域“中圈”、成渝贵昆“外圈”“三个圈层”经济地理空间。
会议现场
“一个战略牵引”,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的新定位新要求,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定和赋予攀枝花的重大使命,攀枝花将其作为战略牵引,统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各项工作;“三大战略重点”,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作出了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到了新的战略地位,攀枝花将其作为一项战略重点推进,抓好承接落实;二是绿色低碳战略可以在工业强市、城市建设等相关部署中体现;三是将绿色低碳战略调整为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符合攀枝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更好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有效破解区域、城乡和收入差距问题,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意义重大。
此外,攀枝花把做好“三篇文章”优化调整为端牢做亮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即端好“铁饭碗”、做强“钛钒碗”、创造“金饭碗”。调整后更加突出产业属性,体现了由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向注重打造产业优势的转变,也更加形象、生动和贴切。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战略牵引——
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子的重大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做好攀枝花各项工作提供了战略牵引。攀枝花因国家三线建设而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全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跨越式、历史性成就,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多年排全省前两名;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居全省前列,城乡区域发展较为均衡,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水平较高,有基础、有条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对接落实省委、省政府《意见》,攀枝花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大家要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聚焦做大做好“蛋糕”和切好分好“蛋糕”,大胆创新探索,齐心协力推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努力为全省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样本。
工业强市、精明增长、城乡融合三大战略重点——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精明增长、城乡融合三大战略,不断筑牢产业基础、提升城市品质、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实现“产业兴”。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构建“2+3”现代工业体系,积极建立“3+1”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构建“4+1”现代特色农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攀枝花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特别要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上下功夫,加快传统采矿、钢铁产业改造提升,大力推进智造升级、科技赋能,实现工艺变革、结构优化、能级提升、方式转型,让老底子焕发新活力。
深入实施精明增长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聚力实现“城市美”。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建设友好生态环境,推动城市集约组团发展,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聚力实现“万家和”。聚焦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效能,促进城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
端牢做亮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
端好“铁饭碗”,立足钢铁产业采、选、冶各环节,继续发挥钢铁产业传统优势,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巩固提升高速重轨钢等现有产品优势,大力发展高性能模具钢、高端结构钢等先进钢铁材料,努力打造全国钒钛低微合金钢材制造基地和西南地区钢铁材料制造服务基地。
做强“钛钒碗”,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钒钛资源富集优势,全力推进钒钛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巩固海绵钛、钛锭、钒氮合金等材料优势地位,加快发展钒钛基复合金属、高精端钛合金等先进钒钛材料产业,更好满足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医疗器械、大规模储能等领域需求,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创造“金饭碗”,利用得天独厚的金色阳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清洁能源和阳光康养旅游度假产业。
“三个圈层”战略空间——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积极谋划推动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综合性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抓住成昆铁路复线全线通车及泛亚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等重大机遇,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高质高效协同“中圈”、融入“外圈”,深化同南亚、东南亚有关国家的商贸往来,大幅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起步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确保达到6.5%、力争实现7.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确保达到7.5%、力争实现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确保达到10%、力争实现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确保达到9%、力争实现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确保达到7%、力争实现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确保达到7%、力争实现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确保达到7.5%、力争实现8.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这些目标,会议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系统谋划、细化举措,重点抓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扎实启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突出抓好教育科技人才、纵深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七个方面的工作,发扬三线精神,践行新时代攀枝花精神,感恩奋进、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