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 最新顶部 >新闻详情

内江新力量

2023-01-06 08:45:4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赵丁责任编辑:黎琦

隆冬时节,寒气逼人。“成渝之心”——四川老工业城市内江,却涌动着春的力量。

“开工!”1月3日,新年上班第一天。东兴区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启动,拉开内江市项目集中开工的序幕。

与此同时,含澳彩(内江)新型材料生产基地、后摩尔时代产业园、内江国际物流港核心区建设、隆昌市玻璃酒瓶深加工生产线等,涉及总投资659亿元的一大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齐声吹响“开工号”。新年伊始,内江正孕育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奋力推动老工业城市凤凰涅槃、振兴崛起!”2022年12月29至30日,为期两天的内江市工业发展大会召开,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一锤定音,擘画了内江工业发展的路径与蓝图,彰显着内江市委、市政府做大工业的决心与信心,更为内江工业发展注入了新力量。

新命题开启新征程

2022年12月20日,中共内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和推动内江现代化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聚焦六项重点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江实践新篇章。这为内江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内江开启新征程、答好新命题坚定了信心。

内江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就要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业为重,千方百计做大工业经济规模、做优工业经济质量,实现老工业城市凤凰涅槃、振兴崛起。

从内江自身的角度看,作为四川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也因为工业辉煌过,有过“内老三”的美誉。但近年来,内江在破题老工业城市转型和发展上已显后劲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工业经济支撑作用缺失。实践证明,工业兴则内江兴,工业强则内江强,加快工业发展振兴,无疑是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过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已然成为其迫在眉睫又关乎长远的重要任务。

为此,内江在新征程上吹响新冲锋号,发出新的动员令:

——内江要做强实体经济,必须做强工业经济,推动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靠工业、潜力在工业。

——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有效地培植税源与财源,增加就业岗位,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强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建设工业强市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内江必须更加坚定不移走好“工业强市”之路。

新蓝图催生新路径

如何解答新命题,交出新答卷?

内江决策层提出新思路,擘画新蓝图。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以做大规模、做优质量为目的,坚持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工业增长提速、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到2030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新蓝图催生出新路径。

——构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计划,重点发展“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强链补链,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布局结构优、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高、区域协作紧密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内江特色工业互联网建设,建设网络强市、数字内江。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业链上游的设计、研发等环节延伸,向产业链下游的销售、租赁、维修等环节拓展。

——打造“中国甜食之都”。深挖“甜城”文化,大力发展以蔗糖新品、蜜饯、巧克力、花生酥等糖果类食品,饼干、面包等烘焙膨化类食品以及罐头类副食品为重点的“甜品”产业;创新发展以浓缩果汁、乳饮料、果酒、甘蔗酒(朗姆酒)为重点的“甜饮”产业;巩固发展以资中血橙、威远无花果等特色水果精深加工为重点的“甜果”产业,构建以“甜品”“甜饮”“甜果”为主体的食品产业体系。引进培育一批休闲食品、功能饮品、水果精深加工、预制菜等细分产业链主型龙头企业。创建一批主业鲜明、配套完善的食品产业园区。打响“中国甜食之都”品牌,常态化举办“中国甜味食品大会”等活动。

——培育壮大工业企业。实施大企业培育倍增行动,以建设“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企业为导向,重点培育在国内技术领先、附加值高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梯次培育上市企业,支持重点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实施中小微企业“育苗壮干”计划,加大对“小升规”工业企业的帮扶力度。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

——推进工业园区扩面提质升级。积极争取国、省级园区扩区调位,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运用,有效拓展中长期开发建设范围。强化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结果导向运用。开展园区基础设施攻坚行动,重点推进园区标准厂房、用能、环保、配套服务等重点设施建设。降低工业用气、用电、用水等成本,持续优化资金、土地、金融等要素供给。坚持产业园区工业主导产业“一主一辅”“一园一品”发展路径,推进园区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支持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聚焦主责主业抓产业发展,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主阵地。支持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招大引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力量孕育新动能

新路径产生新力量,新力量孕育新动能。

如今,放眼内江,工业发展如东风劲吹:

—— 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正加快建设;

——拥有钒钛磁铁矿资源1.4亿余吨,钒产品生产规模全球第四,是全国第二大钒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已掌握长、短流程钒电解液制取技术,形成了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提钒全流程产业链;

——四川唯一的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内,拥有一批全国单打冠军企业和众多拳头产品。

——随着一批国家级生产基地先后建成,融通锂电池、红牛饮料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产业竞争力将不断提升、工业发展后劲将持续释放。

未来,内江将坚持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并进,把做大工业经济规模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园区扩面和提质增效并举,有效拓展工业发展的承载空间和平台。坚持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并兴,培育规模宏大的工业发展市场主体。坚持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并重,在做大工业经济增量上下功夫。坚持行政化与市场化手段并用,切实强化工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并行,夯实工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坚持务实重行,不断筑牢工业经济发展的坚实保障。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在大抓工业、大兴产业强有力推动下,内江实现老工业城市凤凰涅槃、振兴崛起指日可待!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苏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