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透过政府工作报告 看内江市东兴区“2022成绩单”

2023-01-11 21:01:08 稿件来源: 编辑:王颖责任编辑:张萍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1月11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区长余梅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东兴区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极其特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困难风险挑战,东兴区哪些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JPG

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产业发展质效齐升

工业发展“大放异彩”

一年来,东兴区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攻坚年”,开展制造业招商百日攻坚,通过项目牵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攻坚成效如何?数据来说话:2022年,88个省市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98亿元,新签约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达178.97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2个,到位市外资金130.37亿元、增长30.2%。

2022年是东兴区工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东兴区成功签约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融通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上海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融通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更是实现“年内签约、年内开工、年内建成”。2022年,东兴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2.5亿元。

服务业方面,实施商贸服务业“转企升规”攻坚行动,新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4户;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引进企业25家,入驻席位6300席,实现产值10亿元、增长21%,成功纳入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有序推进,东兴老街获第四批省级文旅融合示范支持项目,成功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名单。2022年,东兴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8%,网络交易额58.63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24亿元、增长2.0%。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区长余梅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JPG

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区长余梅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现代农业亮点纷呈

“一号工程”成势起效

作为农业大区,东兴区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2022年,东兴区完成撂荒地治理任务1.7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98万亩,大豆扩面1.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4.15万亩,实现粮食产量37.67万吨;新增区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2.8亿元、增长4.0%。

作为东兴区的“一号工程”,东兴区坚持以“七位一体”推进思路发展天冬产业,创新探索天冬“粮药间种”新模式,打造种植园区25个,累计种植天冬达4.8万亩,实现产值4亿元,“内江天冬”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同时,通过建立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数字化应用平台,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十余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开发天冬面膜、天冬膏等系列产品40余种。

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十件为民办实事’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件甜蜜内江民生实事’稳步推进。”一年来,东兴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充实民生保障内容,逐步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推动了全区各项民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2022年,东兴区民生支出2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9.0%。

就业、教育、医疗,件件民生实事牵着百姓幸福生活。去年,东兴区新增城镇就业671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3040个,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9.0%;医疗机构国家满意度调查居全省前列,完成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椑木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一期)、高梁医疗卫生次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

备受关注的城市建设方面,高桥东路南段、青龙路一段等3条道路竣工投用,东环路、新国路等6条道路加快建设;完成畅通工程150.6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57公里、产业园区道路40公里、安防工程42.4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个,改造老旧小区 50个、1.1万余户,更新改造燃气管网10公里;建成“甜城碧道”10公里,新增城区公园绿地5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20户,建成“美丽内江·宜居乡村”10个。

新的一年,东兴区将以“服务大局、保持定力;城乡并进、共同富裕”为总抓手,从全面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统筹推进美乡优城、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能、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决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等7个方面重点发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五区四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东兴实践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