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三农 >新闻详情

宜宾长宁:红色领航 绿色发展 打造美丽村庄

2023-01-13 17:26:57 稿件来源: 编辑:黄晓庆责任编辑:黎琦

四川经济网讯(宋成均 杨雨菡 余铭 记者 严易程 文/图)一条宽敞整洁的乡村柏油路在群山间蜿蜒盘旋,房屋错落有致,村庄干净整洁。翠竹林下,一行行垄沟上,球盖菇依稀绽放,云朵般的蘑菇冒出菌包。

“来这里做工很方便,每天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1月13日,在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林下种植基地,返乡农民工杨固林一边采摘球盖菇一边说。

 余泽鸿故居

泽鸿村是革命烈士余泽鸿的家乡,先后荣获“四川省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 宜宾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宾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宜宾市竹生态旅游特色村等。

近年来,长宁县梅硐镇积极依托和挖掘红色文化,围绕“泽鸿故里、醉氧梅硐”形象定位,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如何打造?红色领航,绿色发展。

一方面,泽鸿村依托红色资源,推进“旅游+”融合模式,以“打造川南竹生态红色文旅目的地”为发展目标,“产业强底、旅游增收”为发展思路,实施党委统领“三推三变”模式,擦亮红色美丽村庄招牌。据了解,泽鸿村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修缮提升了余泽鸿故居馆藏设施,提升改造了研学基地,扩宽并黑化前往余泽鸿故居的沿线道路,游客接待能力、接待水平进一步提档升级。

如今,走进余泽鸿故居,以川南特委会陈列馆、余泽鸿烈士故居纪念馆为主要内容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另一方面,泽鸿村发展种植业,让红色美丽村庄有支撑点。

据了解,2022年,泽鸿村将农户的300亩竹林流转过来,采取专合社+村集体+农户新型建设模式,发展林下种植,先后解决了近200人就业,村民每人增收5000元左右。

 蘑菇采收

红色领航,绿色发展,泽鸿村千方百计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感受到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改善的村道

泽鸿村70岁的村民刘炳权说,现在村里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便民道,路修起来了,经济也带进来了。村里还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置机制,定点投放垃圾桶,道路上的垃圾减少了,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我们将大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烈士家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示新风采、新作为。”泽鸿村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举办主题研学活动,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建设好红军粮基地、林下种植示范基地、稻蛙基地,向整洁有序、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红色美丽村庄迈进,努力成为长宁形象的靓丽名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