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资阳:工业强市乘势突破 奋勇争先再启新篇

2023-01-30 17:16:02 稿件来源: 编辑:黄晓庆责任编辑:黎琦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1.8个百分点,创近4年来最好成绩;工业投资增速领跑全省,工业用电、工业增值税增速进入“第一方阵”……

这是2022年,资阳市面对疫情反复、高温干旱、限电缺电等严峻挑战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2023年,资阳市再鼓干劲——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资阳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做出资阳贡献。

向宏伟目标跃进,资阳工业如何为经济发展大局寻突破、谋新篇?

近日,记者走进资阳,看园区内项目火热推进,特色产业壮大集聚;听企业家们谈发展信心,谋提质增效;品一线经信人服务企业,培优育强。


天然气净化厂

看现状——

特色产业奋力崛起,优质项目激发活力

近日,走进位于四川安岳经济开发区的四川华通柠檬有限公司(简称“华通柠檬”),所有生产线马力全开,满负荷生产,开启华通柠檬从未有过的繁忙景象。

“上个月末,连续一周,我们公司门口一天排40辆货车,每辆货车10吨的承载量。”华通柠檬副总经理汪陈说,自公司成立以来,在他的印象中从来没有这样兴旺的景象,现在公司随时都要准备3、4辆货车以应对突然爆发的需求。

华通柠檬,是集柠檬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在今年疫情反复期间,专家口中一句“柠檬能制‘电解质水’,效果好!”,瞬间引爆了整个销售行情,市场供不应求,为华通柠檬带来了短时间的巨大收益。

据了解,不仅是深加工产品,今年柠檬鲜果的销售也迎来好消息。目前,华通柠檬手工工艺制作的柠檬陈皮膏卖的很好,平时库存20万吨,现在已经断货了。

“去年12月下旬,一个星期之内,柠檬鲜果出库量达到惊人的300多万斤。”汪陈感慨,按正常情况来说,公司一个月出库20万斤,这次涨了十几倍,鲜果的批发价格也一度从3元一斤冲到最高的10多元一斤。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火爆,华通柠檬并没有被冲昏头脑,反而引发思考,如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提质增效。

从鲜果、干片、榨汁加工,到食品饮料、日化用品,再到目前开发的保健食品,华通柠檬已经建成“从农场到餐桌”的柠檬全产业链,并逐步实现柠檬深加工、柠檬鲜果加工与销售、柠檬示范园与基地建设等产业模块协调发展的局面。

“今年,6月前鲜果清仓,储备1.2万吨原料进行深加工,产能与产值今年都要力争翻倍增长。”汪陈说,不止是华通柠檬,资阳的柠檬产业将因创新转型而走向新的高点。

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华通柠檬为例,我们要利用好资阳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鼓励引导企业创新升级、精深拓展,壮大集聚特色产业。”

柠檬之外,天然气也是资阳的另一张名片。

在四川安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刘胜高的办公室,一张“安岳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让人满怀憧憬,资阳又一个特色产业正在顺势崛起。

刘胜高说:“资阳的特色产业,要沉下心来深挖,那可太多了。近期,天然气产业就要传来好消息啦!”

据了解,“安岳气田”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岩整装气藏,是全国5个万亿级气田之一,现已探明储量达1.1万亿方,占全国比重约5.8%,占全省比重约21.2%,是中石油西南地区常规天然气开发的主阵地。截至目前,中石油已在安岳建设管线1480余公里,建成净化厂和油气处理厂各1座,正规划建设第二净化厂,已形成年开采、净化、输送45亿方产能。

安岳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喜人,前景光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安岳等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支持资阳建设高端天然气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

如今,安岳天然气加工转化功能区建设已被纳入全省能源安全底线保障能力建设、安岳区块天然气开发被纳入川渝千亿方天然气基地建设。

抢抓机遇,如何将安岳县的天然气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方面抓勘探开发,另一方面就地转化。”刘胜高介绍道,安岳县政府已与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达成“将天然气年产量的10%作为县级保留、气量‘应保尽保’、气价‘川渝最优’”的《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走两大线路:第一以天然气为原料,规划建设天然气化工园区;第二以天然气为燃料,发展天然气综合利用园区。

据了解,安岳天然气产业总体规划,一年打基础,两年落项目,三年投产达效。

目前,已经有一批优质建材、光伏玻璃的项目在对接洽谈之中。其中,资阳就清洁能源方面策划重点项目24个、总投资400亿元;2023年将新建天然气生产井15口,川投燃气发电一期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这意味着该园区的规划、布局,未来的建成达产,将对安岳县乃至整个资阳市工业的发展,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

“园区提质筑牢新支撑,我们正有序推进安岳天然气清洁能源化工园区申报,预计今年3月完成各专项审查。”资阳市经信局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3月,安岳县申报省级清洁能源化工园区的申请将提交省政府常委会审议,力争在今年5月底前通过正式批复。

纵观当下资阳,从万亩“柠檬果”到万亿级“气田”,只是其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的两点缩影。


中国牙谷科创园

当前,资阳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加快构建具有资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海内外市场拓展持续壮大装备制造产业,依托“中国牙谷”认证审批优势提升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加快食品轻纺产业智能化、自动化改造升级,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加快能源化工产业突破跨越,以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国防科工产业稳步推进,加快实现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产业培育迈步新征程,项目投资更是释放新动能,激发出工业发展内生动力。

一组上扬数据有力印证:2022年,资阳投资增速引领全省,工业投资完成89.1亿元,增长42.2%,增速居全省第1位;技改投资完成15.9亿元,增长86.9%,增速居全省第2位。四川振兴装备产业园、成都越凡创新等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资阳,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资阳段)、川投燃气发电一期工程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高仙机器人提前3个月顺利竣工,产业发展后劲充足。

2023年,资阳将全力推动安岳高石梯南区净化厂等项目尽早开工,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奋安铝业西南建设基地项目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05亿元、增长137%。

新作为——

聚焦产业补短强链,扶大育强优质企业

1月9日,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内热闹非凡,俄罗斯Kari(中国区)季茜鞋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地忙碌着。

这是一家大型中外合资制鞋企业,2019年通过安岳县政府招商引资入驻安岳经济开发区。当前已建成5条成型线,25条鞋面生产线,用工900余人,计划今年完成8条成型线,整体用工需求将达1500人,年制鞋产量达600万双,产值达5亿元人民币。

“一个月出货30万双鞋,现在完成的是年前的订单,一季度公司已经接到几十万的订单,整个上半年订单不愁。”季茜鞋业的行政协理胡婕表示,今年公司的产能、产值、人员数量都要翻番。


渝成制鞋产业园

“资阳的营商环境好,经信局与经开区落实专人为企业落地提供‘保姆式’服务,才能推进项目这么快开工投产。”胡婕说,下一步,企业将继续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强国际业务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为资阳工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该园区将在沿海地区招引更有实力、更有活力的企业入驻园区,特别是产业链条上的核心配套企业。”资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岳具备承接沿海和成渝鞋服产业的转移条件,在对鞋服产业补短强链的过程中,还将注重培育像季茜这样优质的龙头企业。


俄罗斯Kari(中国区)季茜鞋业生产基地

过去的一年里,资阳持续抓好省内外鞋服产业转移,佳卓棉纺织智能化纺织、联友纺织新型工装面料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等项目加快建设,推进俄罗斯kari鞋业项目正式竣工投产。同时,百威啤酒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加多宝饮料凉茶新增技改生产线全面投用。2022年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5亿元。

不仅是食品轻纺产业,当前资阳正聚焦产业补短强链,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同时强化政策支持保障,全力推进重点产业稳增长。

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医疗器械创建全省首批四个特色优势产业试点之一,获15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中国牙谷累计引进口腔企业107户、实现产值20.4亿元。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7.1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方面,资阳机车HXN6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电混合动力机车首次实现商品化销售。全国首列齿轨列车正式下线,填补了我国齿轨交通领域空白。现代商用车取得氢燃料载货汽车生产资质,南骏汽车成功发布瑞帅E35、瑞捷D61两款纯电动车型。6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04.3亿元。

能源化工产业方面,新建天然气生产井15口,天然气产量57.9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川投燃气发电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加快高石梯南区净化厂前期工作,安岳天然气清洁能源化工园区认定稳步有序推进。2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9.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实现满园入驻,中天九创登智能制造项目加快建设,高仙机器人(一期)顺利投产。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4亿元。

先进材料产业方面,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4.3亿元。国防科工产业签约落地全市第一个航空航天项目—星河动力飞行器。

产业强,更要企业优。

2022年,中工机车传动被工信部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通柠檬等8户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车资阳机车、南骏汽车、现代商用车进入省制造业“贡嘎培优”企业名单;资阳机车中大缸径中速机曲轴申报单项冠军产品成功列入经济和信息化厅10个推荐名单上报工信部;百威啤酒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正在创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实现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零”的突破;1—11月,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户,全年预计新增40户以上。

2023年,资阳将持续扶大育强优质企业,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扩容重点工业企业户数达40户,建立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库,力争新认定国省“专精特新”企业30户以上;强化企业制度规范管理,支持23户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资阳临空经济区(清泉)智能制造产业园

谋新篇——

增速冲进全省“第一方阵”,再造一个工业资阳

资阳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推动资阳临空经济区和资阳高新区加快发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三件大事”,实施产业项目、交通建设、城市规划建设“三大会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N项改革”。桩桩件件,都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

在产业发展上,“工业强市战略”“产业项目大会战”有助于集中力量实现产业突破,构建以工业为主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区域突破上,把资阳临空经济区和资阳高新区发展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有助于带动全市整体提升。

2023年,在全市总体规划布局战略下,资阳定下工业奋进新目标:再造一个“工业资阳”,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工业投资增速继续居全省前列。

对此,资阳从五大方面促增长,将新一年工作谋划落实推进。


全国首列齿轨列车效果图

保目标促增长,聚焦强链延链补链质效提升,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壮大重点产业规模;进一步优化调整重点产业结构布局,确保全市产业体系格局与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一致。

强企业促增长,重点抓好重点产业前10强企业和产值降幅后10位企业稳增长。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及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实施升规入库、“个转企”攻坚行动,持续培育壮大工业市场主体。

抓投资促增长,助推项目竣工达产,落实工业招商项目(企业)长效服务机制,推动安岳高石梯南区净化厂等17个重点项目开工,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奋安铝业西南建设基地项目等2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丰源钢结构加工基地、中硼硅药玻等17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

强园区促增长,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全速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力争新开工100万平方米,竣工35万平方米,全年动态保有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园区低效工业用地清理处置。

优要素促增长,塑优发展环境助企纾困。持续开展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用电成本分析,用好“园保贷”等方式协调解决企业金融、用工、原材料、产品运输等问题,助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做好水电气等关键要素供应保障,加快推进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兑现。常态化开展安全、环保督促检查,落实企业遵纪守法主体责任,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生态环境。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洋 汤斌 赵旭东)

(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供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