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三年成势再出发 高位突破勇担当 ——宜宾三江新区三周年记

2023-02-21 11:58:07 稿件来源:四川经济网 编辑:甘雨竹责任编辑:黎琦

2023年2月18日,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设立三周年!

肩负“为全省省级新区建设探索新路、作出示范”的要求,和为宜宾“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核心引擎”目标定位,三江新区以“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高品质,以“敢为人先、行胜于言”的精气神,交出了一份“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成势”的发展答卷!

俯瞰三江新区

设立三年来,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81.7亿元增长到403.2亿元,三年跨越三个百亿台阶,增速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从489.4亿元增长到1369.4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四个省级新区中位居前列。2022年,三江新区强势入选全国城市新区百强榜单第16名(比上一年上升3名),核心区临港经开区在全国232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排名从2020年的35位跃升至29位,成为四川第一、西部第二,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三年成势再出发。如何在新征程书写新的三江发展故事?坚定迈步创建国家级新区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三江新区,以“探索新路、作出示范、勇挑重担、高位突破”作答。

三年成势

产业向圈、城市向靓、活力向融见势成效

近700亿元!这是2022年三江新区动力电池产业的总产值。而这一数据,预计今年将攀升至1300亿元以上。

四川时代生产基地

“增量来自龙头企业四川时代及产业链配套企业的达产、满产及续建项目的陆续投产,不仅是今年,2024年新区动力电池产业也将保持产值高速增长态势。”三江新区工业和服务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四川时代,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有着“宁王”之称的宁德时代旗下全资子公司,自2019年12月一期项目首次落地三江新区以来,省、市、区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宁德时代持续扩大在三江新区的产能布局,目前其动力电池工厂已扩展至十期,总投资达640亿元。目前,四川时代一、二、三、五、六期项目已建成投运,且随着各期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和达产满产,2022年,四川时代实现产值超过550亿元。

随着龙头的持续“加码”,产业链配套企业纷至沓来。目前,德方纳米、贝特瑞、大族激光、联赢激光、远东股份、科达利、长盈精密、震裕科技等企业已在宜宾布局,先后落地动力电池及其配套产业链项目49个、协议总投资138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800亿元。

2022年,三江新区抢抓宜宾作为全省4个制造强市试点城市机遇,大力推进制造业“双百工程”,聚焦“一蓝一绿”赛道,成功签约引进中材锂膜、浙江大华、紫光股份等新兴产业,加快构建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产业集群。新增百亿企业2户,四川时代5期项目达产、时代吉利1期项目投产,动力电池产业实现产值近70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以上,产业园向生态圈加速转变。

智能终端产业基地

不只是动力电池产业。作为国家级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的三江新区,设立三年来,每年有7000余万部手机,从这里走下生产线,走进千家万户,漂洋过海卖遍全球。落户世界500强企业8家、中国500强企业14家、上市公司28家。

“三江新区的今天是拼出来的!”这是三江新区无数干部职工不约而同地回答,他们中,有把招商视为“打仗”的招商干部,办公室永远放着自己的行李箱,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企业所需、尽我所能的“企业保姆”,为企业打造最优质的“包围式”服务环境;有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建设者,用热火朝天的奋斗对新区申请告白;有一年写了200多份汇报材料的发改人员,向中、省上级部门争取到数千万元资金;有盒饭就着田坎上吃,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草帽在头上一顶就是一天的征拆队伍……无数拼搏的三江新区人,用汗水和智慧共同书就“敢为人先、行胜于言”的三江精神。

也不只是产业集群加速延链成圈。三江新区城市建设由区向城、创新活力由聚向融等方面,同样见势成效。

聚焦城市向靓,新区立足“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定位,以“留绿建设美”的思维,着力从规模、功能、品质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加快城市规划建设、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刷新城市靓丽颜值,着力打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推动新区由一般开发区到中心城区,即由“区”向“城”转变。三年来,新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15.8平方公里,达到53.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11万人,达到35万人。

大学城一角

聚焦活力向融,三江新区全力保障和服务落地新区的10所高校和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推动新区由大学城、科创城等资源聚集,向以产城、产教、产才共融互通转变。截至2022年底,落户三江新区的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一期)、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二期)、宜宾学院二期等一批重点“双城”项目相继建成,四川省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中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先进动力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新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增至31个,助推宜宾在校大学生增至9万人;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家,创新主体加快形成集群。

长江工业园

探索新路 作出示范

适度分离改革赋能创新 合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长江工业园,全国百强区翠屏区新兴产业主战场。两年前,因三江新区的“切入”,工业园开启新的“加速跑”模式。

在这里,三江新区携手翠屏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共建共享长江工业园区——在动力电池产业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增量共享,抓住四川时代这个核心增长极,坚定不移围绕四川时代上下游产业布局,聚力“强链”、精准“补链”、发力“延链”,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

共建共享机制下,2021年以来,长江工业园相继签约落户了29个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作为全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在设立之初,省委、省政府明确赋予其“探索区域协同发展、城市转型发展、产教城融合发展及开放型经济发展”4项任务,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不断提高“经济承载力、创新资源集聚力、改革集成力、人口吸纳力”,要求三江新区“探索新路、作出示范”,为省级新区开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同时,宜宾市也在房票、产业工人职住平衡、基层治理、“四化同步、城乡融合”等改革试点工作上充分向新区放权赋能。

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正是三江新区以务实行动,扛起“探索新路、作出示范”使命的写照。

宜宾市委常委、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何永宏表示,三江新区脱胎于2009年设立的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获批国家级经开区,2020年获批省级新区,经历了“兴产—营城—聚人”的发展路径,前期通过出让土地资源,建设工业园区,大力招引企业、发展产业,配套开发房地产,形成了“产城人”的发展逻辑。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累,土地供应趋紧,以单一行政区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发展权限不足等现实问题。

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正是三江新区破题之举——三江新区招引来的项目,接连落地翠屏区长江工业园,打破了行政区划对经济、产业发展的制约,推动产业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区域内经济合作与产业协作水平,促进区域内产业集聚发展,合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通过近两年来的探索实践,新区逐渐摸索出这项改革试点工作的难点、痛点,并提炼出打破行政壁垒、产业聚链成圈、资源要素畅通、标准信用一体、利益联结共享等经验。”何永宏表示,新区通过在体制机制、要素配置、区域合作等多方面改革破题、创新赋能,打破市内各县区产业园“各自为战”现状,统筹各类平台资源,以三江新区为核心,落地智能终端、动力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在周边县区延链补链落地配套企业,初步构建起数字经济新蓝海和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结构,为省级层面探索实施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益探索。

2022年,三江新区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在全市率先推行房票安置制度,协同解决房产销售和待安置人员住房问题。积极探索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东部产业园区入选四川省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交房即交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平均缩短73%以上。政务服务改革《聚焦多元化,推广“便民服务+”》上榜中国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宜宾凯翼汽车生产线

勇挑重担 高位突破

在发展大局中勇于担当、展现作为

三年跨越三个百亿台阶的三江新区,GDP总量占宜宾市比重约10%,对宜宾市经济增长的拉动超30%以上。可以说,新区经济稳、则宜宾经济稳,三江新区增速快、则宜宾增速快。

为此,2023年1月1日召开的宜宾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明确要求,三江新区要继续勇挑重担、高位突破。

勇挑,就是要一马当先,要知重负重,“重担”是三江新区要持续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动力源以及全市经济发展主引擎、县域经济发动机;“高位”来源于新区的高投资、高增速、高运转,“突破”要求新区不失速,当好火车头、争一流。

2月6日,三江新区举行2023年工作路演暨誓师大会,以“起跑冲刺 开局决战”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苦干实干、加快奔跑”的战斗姿态狠抓落实、拼出精彩,以“言出必行、使命必达”的责任担当勇挑重担、高位突破。

如何“勇挑重担、高位突破”?三江新区“知进自信、知责担当、知不足而奋起”,锚定今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坚持“以稳促进、高位求进,质效并举、多作贡献”的主逻辑,奋力实现“探索新路、作出示范、勇挑重担、高位突破”,在发展大局中敢于担当、展现作为。力争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新增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新增 3 万人。

宜宾港

聚链成圈。今年,新区将全力推动一产稳中求进、二产高位突破、三产提质攻坚。特别是二产高位突破上,新区将抢抓当前动力电池产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难得机遇,充分发挥宁德时代行业龙头优势,全力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集群聚链成圈,推动新区由“产业园”向“生态圈”转变。同时,紧盯“一蓝一绿”产业赛道,推动动力电池向绿色新能源产业拓展、智能终端向信息服务业拓展,实现四大主导产业量质齐升,分批建设数字新基建项目,启动三江数字大脑、雪亮工程、智慧小区等城市基础功能项目建设,为全市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及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多作贡献;在消费业态打造、现代金融、会展经济等方面持续发力。

创新驱动。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30 家,推动科技企业增量提质;加快建设创新平台,鼓励各产业龙头设立技术研究院、创新平台、产学研转化基地,做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区域生产型实训平台集群;全力深化产教融合,依托双城科教资源,鼓励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平台,确保有效授权发明专利新增450件以上,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集群。

开放合作。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构建内外兼顾、四向并进新通道。持续推进成宜、渝宜合作、双城经济圈建设、宜泸共建省域经济副中心等重点工作迈向深水;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举办一批专题推介会、恳谈交流会等投资推介活动,确保签约项目40个以上,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90亿元以上;推动外贸快速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等外贸新业态,加快综合保税区建设,力争进出口总额占全区60%以上,达130亿元以上,排名升至全国综保区前80位。

民生福祉。高标准推进高铁片区、天原片区C 组团等片区开发,加快推进长江工业园及高铁片区职住平衡项目建设,确保新增8000余套产业工人住房,托起产业工人“安居梦”;聚焦区内重点群体,通过团购、定制等手段提供留宜安居房源,力争完成大学生、产业工人等群体购房2000套左右;实现竹里商街、华润万象汇、竹文化主题酒店、三江之眼开街开业,继续推进消费券、熊猫购物节等消费活动,切实提升营城聚产水平,助推三江新区由区向城转变。

何永宏表示,2023年,三江新区坚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调研指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总思路”“总牵引”“总抓手”,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三江新区现代化建设,重整行装再出发,聚焦全年目标任务,奋力探索新路、作出示范,实心干事、科学作为,敢为人先、行胜于言,全力以赴为新时代新征程四川现代化建设及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贡献三江力量。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杨波 侯云春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