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闫新宇)2月24日,成都市两会落下帷幕。来自成华区代表团的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罗乐向记者感叹:“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重点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彰显新魅力’,并明确提出提升打造成都音乐坊、东郊记忆等音乐园区,这让我感到非常振奋,我要将此次两会要求带回去,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
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罗乐
位于成华区的东郊记忆作为成都市文创产业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之一,以文创赋能产业建设,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罗乐所在的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文创园区专业运营商,从2021年7月开始,整体运营东郊记忆园区。
“有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指引,也给东郊记忆下一个十年的提档升级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作为东郊记忆的运营方,接下来将持续整合自身资源和区域优势,建圈强链、组团争先,深入推进园区全面提档升级,全力构建音乐演艺和数字艺术聚集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窗口和城市文明创新标杆。”罗乐说道。
文创园区已进入3.0时代
从曾经的“北漂”转为“蓉创”,罗乐深耕艺术音乐界、追逐诗与远方已经20余年,身上自带着艺术标签。凭借多年来对艺术的执着与情怀,2021年7月,罗乐联合创办的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始整体运营东郊记忆园区。
在罗乐看来,如今文创园区已经进入3.0时代,文创边界越来越模糊,要探讨的是文商旅体融合创新发展、数字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冲击和思考。
东郊记忆从诞生那一刻起,便是成都数字文创建设的先行者,打造了最早的数字文创综合体和音乐产业聚集区。但是作为国内大型的文创综合体,也是老旧的工业遗存,也曾面临发展瓶颈。
而罗乐要做的就是助力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文创、艺术、音乐等领域的发展。园区运营机制转换改革以来,东郊记忆园区已令人耳目一新,通过产业生态培育和结构优化,引进了汉服文化综合体蜀宴赋、影视选角机构CDHOME等头部企业、行业顶尖企业近10家,吸引30多家潮牌主理人入驻园区,园区入驻企业已近200家。
去年12月30日,东山再启·东郊记忆新场景新伙伴新计划系列发布之东山项目揭幕,汇聚了咖啡厅、复古生态馆、潮流品牌等业态,迎来创意跨界二十余位青春主理人入驻。在品牌形象上,东郊记忆园区全年举办各类国际性、品牌性文化交流及展览演艺活动达400余场,接待游客达530万人次,同比增长105.30%;
未来聚焦数字化、音乐+、新消费
“未来,我们将立足于原本定位,以展演为核心,以品牌、业态、效益和管理四位一体提升为策略要求,稳步推进。”罗乐透露,未来,东郊记忆将构建新场景,配套新空间,携手新伙伴,以数字文创赋能“国家工业遗产”更新。
接下来,东郊记忆将引入全球性数字音乐平台万声音乐总部。未来,将以万声音乐总部为“链主”企业,招引集聚文化项目,打造天府文化与世界对话的国际时尚平台。
具体来说,东郊记忆将以“首店、首展、首演”为代表,为园区注入新活力,包括今年5月即将呈现的韩国帝视特沉浸式艺术馆中国首店,由全球最大安卓音乐独角兽万声音乐打造的“1+3西南总部基地”(“产业基地”+“版权基地、24小时录音工厂、超级音乐现场”),沉浸式汉服文化综合体蜀宴赋。
此外,还将策划自主品牌的大型活动,大力引入联办的大中型活动,并借助成都重大节庆开展大型主题活动。
罗乐总结出,“数字化、音乐+、新消费”是东郊记忆面向未来构建全要素生态的三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东郊记忆将坚持以音乐为引领,以数字化全面赋能‘国家工业遗产’更新。以全新升级的数字音乐新场景,携手数字音乐新伙伴,邀请拥有数字音乐新梦想的大家共创未来,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设。”
建议成都出台时尚产业条例法规
提出“打造天府文化与国际对话的时尚平台”,源于罗乐对成都文化及底蕴的信心。
“成都的文创底蕴和时尚氛围非常浓厚。”在罗乐看来,成都的时尚感已经传承了千年,在这里,街舞、嘻哈、电竞、古着、潮玩……年轻力量所催生的“酷文化”齐聚,它们是成都时尚潮流的源泉,古典碰撞潮流,两股力量交汇的火花,造就了蓉城“酷文化”千年以来的绚烂与丰富。
而成都东郊记忆不仅是“酷文化”的集中表达,更是“成都式幸福”的最立体时尚表达,“全球影响力、美誉度大都市”的时尚事件发声地、首秀场。
罗乐希望能找到“合声”,共同把文创生态综合体东郊记忆做实做强,匹配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雄心。加快提升成都文化软实力,东郊记忆责无旁贷,必将彰显天府文化独特魅力。
罗乐说,“本次两会中,我非常关注时尚产业发展,建议成都市级层面出台专门针对时尚产业和促进时尚产业发展的条例法规。”
在罗乐看来,成都作为“新时尚之都”,有大量的时尚人才和机构,他们是在一线展现活力和提升经济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动能和潜力更是不容小觑。同时,如何能够促进成都老旧工业遗存更进一步地对时尚产业发展赋能;包括后疫情时代,如何助力受创的文旅及时尚行业恢复活力、提升信心,都需要政府从政策、资金等多个维度来进行扶持,除了招大引强、建圈强链,也应提供给针对小微个体企业更多帮扶。“都需要一个产业条例法规来综合性地进行指导。”罗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