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项目总抓手 投资主驱动 大英:项目攻坚助力首季“开门红”

2023-03-19 14:47:30 稿件来源: 编辑:刘佩佩责任编辑:杨璐

三月,春风阵阵,新雨霏霏,遂宁市大英县,新风新雨生新景。

这种新,是由下向上迸发的新力量。大英地下深藏巨量天然气,将加快勘探开发,结合地上390万吨/年的强大炼油能力,打造“西部油气融合样板区”,以能源化工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赋能“工业强县”。

这种新,是由前至后接续的新势能。大英一方面传承前人的历史文化遗产,立足地文化进行项目打造,引进文旅新项目,以全力讲好文旅产业的大英故事,添彩“文旅兴县”。

这种新,是由内向外延伸的新希望。 大英以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向内探寻,补齐“先天不足”的短板,同时做强“农业+”,向外延伸产业链,以“三农”工作新成效支撑“农业稳县”。

新风新雨之中,大英项目攻坚更有新目标:到今年年底,争累计新开工项目48个,竣工项目39个,累计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年度计划投资超1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低于9%,累计向上争取各类资金超45亿元,协议投资金额超200亿元……

讲好“春天的故事”,写好“时代的答卷”,开局之年看行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个春天里,大英将2023年确定为“项目投资攻坚年”。春季打响“开门红”、夏季突破“双过半”、秋季抢占“金丰收”、冬季夺取“满堂彩”的隆隆建设号角已然吹响。

工业强县:打造“西部绿色油气融合发展样板区”全面提速

3月17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四川省经济合作局、遂宁市人民政府主办,遂宁市经济合作局、大英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绿色化工产业跨境合作遂宁行暨大英能源化工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遂宁举行。活动现场,大英获签四个项目,总投资75.8亿元,涉及生物航煤产业基地、动力电池再生制备正极材料、清洁柴油生产基地、碳纳米管新材料等。

ce2f37d8-bf35-43f9-87d5-aa627cb6e940.JPG

“绿色化工产业跨境合作遂宁行暨大英能源化工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仪式

绿色能源化工产业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大英,对于大英加快构建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助力打造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这让园区内相关企业看到了“抱团取暖”“融合发展”的先机。

“天然气是炼油的原材料之一,因此每减少1毛钱的气价,一年就可以降低800万元的成本。”沿着厂区道路驶过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地方炼油厂”——盛马化工,三千立方米原油罐、大型锅炉岛等巨大设备颇为壮观,综合办主任曾光焰眉头微皱,粗略地计算了一下降低气价带来的炼油成本的降低。

适逢其会,在大英县经科局,副局长张伟向记者透露:“现已探明大英县地下有超万亿立方米的巨量天然气。”

企业需要气,大英拥有气,降气价的愿望,理应实现。

张伟向记者透露,目前,大英正在争取一座天然气净化厂落地大英,如果项目落地成功,将便于为大英企业争取直供价,降低企业的成本。

这样的考量,只是大英打造“西部绿色油气融合发展样板区”工作中的一小部分。

近年来,遂宁市突出“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导向,坚持“减油增化、油气融合”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规划建设四川绿色油气化工产业园,助力大英加快建设西部绿色油气融合发展样板区,推动全市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能源化工项目,是大英县工业经济发展的重点,而推进“油气融合”,又是今年能源化工工作的重中之中。

这样的融合,不多见,“但这是大英工业发展的希望与优势,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践。”张伟说。

这样的融合,需要特殊的条件。它既需具备炼油产业基础,又需具备天然气资源优势。

油与气,怎么融合?张伟举例道:“石油化工生产的环氧乙烷、丁二酸等可作为天然气化工的原料,而天然气化工生产的氢气、乙二酸等又可作为石油化工原料。油+气,将创造1+1大于2的效益。”

7a45c3f0-9404-4efd-84b1-0cd5cbadf16f.JPG

盛马化工外排满了等待运输的罐车。(张昌明 摄)

大英,怎么推动融合?张伟说,现阶段主要是一手抓气的开采,一手抓油的供应。“在气方面,目前已转产气井2口,累计产气1.7亿立方米,我们将积极对接川中北部采气管理处,做好大英深层气井勘探开发项目服务,争取天然气净化厂落地建设。而在油方面,我们推动了盛马化工与山东港口贸易集团签约,解决了原料渠道的问题。”

大英工业,充满希望的,不止能源化工产业。去年,大英铆足干劲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践行“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规上工业企业突破百家,16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让县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33家,位居全市前列,完成全社会研发投入21534.3万元,高于遂宁全市平均水平……

今年,大英将持续加码工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全年升规企业7户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以上、90家以上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原油即将到达,投入生产的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我对今年的工作充满信心”曾光焰说。

“今年开局太顺了,目前的汽车零部件比去年同期增长50%,这个月还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大英装备制造业龙头,四川飞亚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岩说。

正如他们一样,记者走访大英县许多工业企业,皆不缺乏“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与干劲。

新年伊始,大英紧紧扭住重大产业项目这个“牛鼻子”,工业经济呈现出昂扬姿态。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将以十足的干劲,为“大美大英”贡献“硬核”的工业力量。

文旅兴县:新时代新征程“大英故事”越讲越精彩

在大英县宋井桃源里的“宋村”,精致的仿古小镇上遍布着如剧本杀、桃花茶肆、汉服体验店、味鲜馆等商业场景。小镇外,是含苞待放的万亩桃林,再向远处看,成片改建与新修的民居、民宿以及主题酒店此起彼伏。这一副大手笔投入打造出的“世外桃源”,令记者感到惊讶。

8f5cecc0-f356-4896-a726-1f774c6a7975.JPG

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项目——“宋井桃源”

快,是当地干部群众对项目建设日新月异的第一感受。“这里最近半年的变化,顶得上许多项目一年的变化哩。”说起重大项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为村民们带来的好处,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党支部书记郭琦、村委会主任邓华乐得合不拢嘴。

让他们印象最深的,当数“宋井桃源”建设项目。作为遂宁市和大英县2022年重点推进的乡村振兴精品示范村项目,宋井桃源项目于去年3月开建,按计划要赶在当年国庆假期前的9月28日开门迎客。前后7个月时间,为了抢进度,当地政府为“宋井桃源”这样一个项目开了29次调度会。

快,是因为模式够优,也因为决心够坚。宋井桃源,深挖在地文化,将万亩桃林、千年盐井、宋风文化相融合。大英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总规划师骆庆东说:“政府既搭台又唱戏,彰显了大英以文旅兴县的坚定决心。”

决心没有被辜负——坐上“卓筒井号”小火车,看着沿途竞相绽放的桃花和油菜花,春日花海在眼前铺开;身着汉服,在仿宋代街市而建的“管咸市”漫步,仿佛置身于宋代繁华闹市之中……近日,“春风十里 等花也等你”2023遂宁乡游春季活动主会场暨宋井桃源赏花美食月系列活动在遂宁市大英县正式启动。据景区负责人介绍,去年9月开园以来,这儿游客络绎不绝,今年春节期间尤其“爆满”,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超77万人。

火热的不止宋井桃源项目,大英文旅,故事讲不完——

去年,卓筒井镇蓄金村获得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中国死海研学旅行实践营地进入2022 年度省级研学旅行实践营地创建单位名单。丝路奇幻城获得“2021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卓筒井遗址公园获得“2021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绿山微湖获得“2021成渝潮流新地标TOP50”。引进大英文化影视产业园项目,引进《远乡》《灵镜》等两部剧开机拍摄,《积极的生活吧》登陆爱奇艺全网首播,开辟“文旅+影视”融合发展新道路。

为何这么火?讲好“大英故事”是关键,“一方面深挖在地文化,讲好‘传承’的故事。一方面招项目‘引活水’,讲好筑巢引凤‘兴产业’的故事。”骆庆东说。

新年伊始,春风吹拂之中,不仅是宋井桃源,包括文化影视产业园、丝路奇幻城、卓筒井遗址公园等等景点在内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向上之景。

a50b534b-fecc-4e99-a4c0-01fda6cabc21.JPG

宋井桃源里的烟火表演(张昌明摄)

2023年,大英将高质量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以切实有力的举措进一步讲好“大英故事”——

推项目。尤其是大英文化影视产业园、象山书院、宋井桃源、乐享土门四大核心项目的呈现。

引项目。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持续招引高端优质项目,提升大英文旅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的承载力。

创品牌。加大品牌创建力度,指导天府旅游名村、名宿、名品、美食创建一体推进。同时,培育新型文旅消费业态,积极培育和提升文旅夜经济消费场景,探索网络文旅消费新模式。

强宣传。一方面创新开展线上营销,用好网红引流等自媒体手段,并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一方面积极推进线下营销,办好2023年遂宁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等一系列活动。

新老项目交替,新旧故事接续,大英文旅,将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更美的图景。

农业稳县:补短板、强链条 ,“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蝶变跃升

陌上花开春意浓,最是春耕好时节。在位于大英县回马镇一带的1.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大英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刘锦程踩着泥来到田地旁,看到金灿灿的油菜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a2c48bf5-5cb6-425a-9caf-23bdaad1d488.JPG

象山镇凤阳村丰收节(张昌明 摄)

“这雨下得太好了!”昨夜的一场春雨,让位于回马镇涪江边的这片高标准农田项目生机勃发。而对于刘锦程这样的农业系统基层干部而言,一淋“贵如油”的春雨绝对称得上是一种幸福。

大英,位于涪江和琼江分水岭,十年九旱,雨水,相当缺。

不仅是雨的问题,由于该县处在浅丘地区,土地碎片化严重,难以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因此人多地少、旱多雨少、土多田少,成为了困扰大英农业发展的痛点。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端牢中国饭碗”,时代给出了“粮稳天下安”的“必答题”。既然先天不足,那又如何补齐短板?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是大英向内探寻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招。

高标准,有多高?刘锦程向记者介绍道,去年10月,大英县以县长挂帅,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针对问题,每亩投入4000元,使田成方、小并大,建设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机播机收的高标准农田。雨中“丰腴”的作物,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的体现。

补齐短板,不止高标准农田一招,大英做强优质粮油、现代畜牧主导产业,做优水果、蔬菜、干果、中药材优势产业,加快构建“2+4”农业产业格局。同时,编报储备一大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新建、整治一批“五小”水利工程,做好县外引水工程。抓好机耕道、产业便道等道路建设,开展农业全程机械化试点。

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除了向内补齐短板,更要向外延伸产业链。大英加快构建“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构建“农业+加工”体系,按照“接二连三、农头食尾”发展思路,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就地就近发展农副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和精深加工,积极开发地域特色美食,不断延伸价值链、提升附加值。

构建“农业+经营”体系。依托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产业合作社,推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依托网络直播、快递等方式多渠道销售农副产品,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高效衔接。

构建“农业+文旅”体系。持续巩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以“一环两线”为重点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持续培育民宿、餐饮、观光、采摘等新产业、新业态。

组合拳之下,大英农业农村发展态势向好。2022年,全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增速4.4%。

84bfa631-5ac3-428b-86f2-ba4f360d191f.JPG

隆盛镇平安寨村春耕生产(张昌明 摄)

今年,大英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六届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力争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以上,总产21万吨以上,出栏生猪59万头以上。聚力“1338”奋斗目标。即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为总体目标,推动乡村振兴精品村“宋井桃源”持续火爆、“乐享土门”精彩呈现、“阆仙诗苑”全面开建,后评估考核、农村改革试点、主要涉农经济指标等3项重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粮油、蔬菜、中药材、柑橘、甜桃、柠檬、青花椒、种养循环等8个现代农业园在省市层面全面实现升星晋级。

“要持之以恒攻项目、促投资。以项目投资攻坚年活动,推动项目大提质、投资大突破。做好谋划、招引、建设三篇文章,扎实推进四季攻坚,依托项目投资变量,孕育发展增量。”大英县委书记胡铭超说。

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大美大英”,以“项目为王”带动产业“蝶变”,以产业“蝶变”助推高质量发展。在奋进“大美大英”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朝着建设以“四美”大英为内涵的新目标疾进,奋力在成渝发展主轴上率先崛起。

(四川经济网记者 廖振杰 张琳琪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