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三农 >新闻详情

兴文:用“竹”资源 下“竹”功夫 遇见新“鸡”遇

2023-03-30 15:49:08 稿件来源: 编辑:王颖责任编辑:黎琦


人间烟火,袅袅炊烟,寻一城一味,尝民间美味。

三月,走在兴文县的街道上,多家“方竹乌鸡汤”门店正在营业。走进店铺,商家都会推荐“方竹乌鸡汤”,因为这道美食是兴文餐桌上独特的美食。

说起这道美食,不得不提起僰苗文化。

兴文县是古僰人繁衍生息和最终消亡地,也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原汁原味的苗族文化和神秘的僰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兴文浓郁而厚重的文化灵魂。“方竹乌鸡汤”贯穿了古僰族昌盛繁荣、消亡的整个历史。在现今兴文苗族的重大节日,以及居家接待亲朋好友中,“方竹乌鸡汤”是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而这道地方名菜的背后,是兴文用“竹”资源、下“竹”功夫,遇见新“鸡”遇的精彩故事。

视频由兴文县委宣传部提供

用“竹”资源,下“竹”功夫  兴文方竹笋全国闻名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产业。为进一步推动方竹产业发展,实现方竹笋产区农户增收致富。兴文县以四川省第二批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为契机,确定了以方竹为主竹产业基地发展方向。到2023年,全县将打造15万亩的方竹基地,培育亿元以上企业1家,方竹专合组织20家,家庭林场15家,方竹精深加工企业7家,方竹笋总产量达1.2万吨,实现方竹总产值达4.4亿元。

仙峰苗族乡方竹笋基地

兴文方竹笋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全国20余个省、市。近年来,随着兴文方竹笋知名度不断提高,方竹产业的逐步发展,县境内竹笋加工企业的产品已逐步走向出口。

新鲜的方竹笋 

僰苗文化滋养  兴文遇见新“鸡”遇

僰苗文化的滋养,让“方竹乌鸡汤”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乌鸡产业也趁势兴起。

近年来,兴文县持续大力发展乌鸡产业,重点培育了乌骨鸡生产营销重点企业5个,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个,主要经营兴文山地乌骨鸡鸡苗、禽、蛋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56个,省级品种资源场1个,县级扩繁场4 个,年孵化育雏800万羽;2022年大力推广“市场+公司+农户”的模式,兴文已建成乌骨鸡原种场、扩繁场、孵化场5个,年生产鸡苗800万羽,其中年出栏1万只以上规模的养鸡场83个,2022年出栏家禽510万羽。 2023年一季度,预计出栏家禽184.5万羽。

紫彩凤山地乌骨鸡

值得一提的是,兴文山地乌骨鸡是列入农业农村部重点支持和保护的地方家禽品种资源。2013年成功申报了兴文山地乌骨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兴文山地乌骨鸡养殖示范区被评定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兴文山地乌骨鸡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逐步完善, 已经形成区域优势明显、产业特点突出、市场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兴文县已成为全省山地乌骨鸡的中心产区和主要原产地。

(四川经济网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