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7 星期四

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最新 >新闻详情

聚焦产融合作丨好雨知时节 润物细无声——以会为“媒”引活水、促合作、谋发展

2023-04-15 22:58:00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李占庄校对:魏文红责任编辑:刘艳

4月13日至14日,以“产业数智转型·产融合作创新”为主题的2023(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在四川绵阳市召开。

20230413213556249

2023(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现场

这是一次共谋合作的大会,更是一次共谋发展的大会。在这里,有需求的企业获得“及时雨”,有意向的金融机构抛出“橄榄枝”,产业与金融得以“双向奔赴”。

全国瞩目的2023年(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为何花落绵阳?产融合作为产业和金融带来什么?产融合作如何进一步创新?

政、产、学、研、金、服等领域的专家大咖齐聚绵阳,分享经验、碰撞思想,探索前沿、共话发展,展开了一场求新务实的研讨。

大会花落绵阳  这里风正劲、势已成

为何召开本次大会?

2016年,为使“产”“融”二者互动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一行两会”创新性开展产融合作工作。

2021年2月,产融合作工作重要载体——国家产融合作平台正式上线,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

如今,产融合作及平台已系统嵌入“十四五”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系列政策举措,产融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为回应“以产兴融、以融促产”的时代命题,2023(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应运而生。

大会为何花落绵阳?

2016年以来,全国先后认定了51个产融合作的试点城市。

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的绵阳,正在积极探索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路径模式,联动打造成渝经济副中心、科创副中心、金融副中心,奋力闯出具有绵阳特色的产融合作创新之路。

科创基金小镇自去年10月开镇以来,入驻金融机构14家,管理基金29只、规模近300亿元;当前绵阳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超8000亿元,存贷款规模超1万亿元,均居全省第2位;在全国率先开创以供应链核心企业带动为特色的“应收账款融资长虹模式”,先后推出了“专精特新贷”等50多种科技金融产品;制定并实施绵阳产融合作试点方案,出台《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十条措施》……

其时已至,其势正兴,本次大会盛放绵阳,实至名归!

各方“满载而归”  产业与金融“双向奔赴”

这场大会聚合金融资本力量,推动产业与金融联姻、企业与资本携手,全面增强资本对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的推力。以融促产、以产兴融,产业与金融携手共进、“双向奔赴”。

“我们是一家致力于填补国内空白、打造高端偏光片基膜的生产企业,本次我们获得了1.5亿元的投资,我们将用这些资金新建3条生产线,建成后每条生产线的产值预计达6至8亿元,这为公司打造全球最大偏光片基膜生产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大会上,龙华相位新材料(绵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灵的喜悦溢于言表。

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有关代表则对记者说:“我们对四川绿色建筑行业非常看好,因此本次与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1亿元的投资协议。同时,我们还会持续关注本次参与路演的优秀企业,后期打算进一步遴选优秀企业、优秀项目进行投资。”


20230413213629555

2023(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现场

借力大会平台,产业与金融都迎来了更广阔的前景——

超5000亿元!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累计入库企业超过18万家,金融投资机构1500家。截至目前,助企融资超5000亿元;

378.2亿元融资意向协议成功签署!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集安基金、四川制造业协同基金等金融机构分别与有关企业签署了共计378.2亿元的融资意向协议;

6大重要平台揭牌!产融合作联合创新实验室、总行级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产融合作科创基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绵阳)科技城服务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绵阳)科技城服务基地、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国(绵阳)科技城服务基地等6组合作载体正式揭牌。

“增添了信心,有了这些支持,企业发展步伐迈得更加坚定了。”“在这里看到了很多优质的项目和优秀的企业,接下来,我们将与这些企业进一步探讨合作方案。”本次大会,带来的是发展的愿景和发展的希望。

打开合作“边界”  数字“媒人”点亮新路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已经扑面而来,如何让金融活水解产业之“渴”,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共生共荣,始终是各界不断求索的问题。

4月13日,2023(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的平行论坛——产融合作助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论坛上,数字化成为了热门话题。

微信图片_20230415211334.jpg

产融合作助力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论坛现场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金融项目,另一方面金融找到优质项目和企业的途径也有限,那怎么解决呢?”长期与中小微企业打交道的德阳市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蒋平认为,数字化建设将有效打通产融“堵点”。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表示,科技、产业、金融三者之间存在“信息差”,需要搭建互动渠道和平台,数字化将打破信息壁垒,让融资不再“老大难”。

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产融合作工作组(TC573/WG19)副秘书长刘钊君对上述观点表示赞同。她说,数据与科技、产业、金融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金融服务都具有重要作用。

数字化建设不能“单打独斗”,以集群为单位,搭建产融合作平台是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和成效。

论坛上,基金公司、多家银行机构分别与四川先进制造业集群代表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产业协会签约。四川三个入选“国家队”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都将获得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支持,该基金注册资本1472亿元,由财政部联合20个省市及央企发起设立。

蒋平代表德阳市企业服务中心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预计为当地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募集资金超过500亿元。“资金是一方面,这次签约,还有很多银企深度合作的方向,我们还看重金融机构对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

(四川经济网记者 张诗若 鲍安华 张宇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