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成都市作协副主席彭志强走进学校讲诗学 倡导学生精读杜诗活学活用创新写作

2023-04-17 20:35:42 稿件来源: 编辑:王颖校对:董豆豆责任编辑:张萍

“本周日(4月23日)就是世界读书日,同学们正处于年少读书立志的关键时期,我想借杜甫的一首关于读书的诗转赠给大家,即其《柏学士茅屋》所说,‘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4月17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彭志强受邀来到成都市郫都区博瑞实验学校,为新一届初升高直升生作了一场名为《读书破万卷:杜甫以诗至圣之路》的主题讲座,倡导中学生精读杜诗,活学活用,创新写作。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彭志强在作主题演讲

“所谓的‘得作文者得天下’,不要局限于世界读书日才想起读书这事,正如推崇杜甫诗学的陆游所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彭志强说道。

扬雄是杜甫的精神导师

要说杜甫,就不得不提到汉代辞赋大家扬雄。“扬雄,汉代蜀郡郫县(成都市郫都区)人,堪称杜甫的精神导师。”彭志强说,纵览现存杜诗杜文,扬雄提及率很高,比杜甫赠李白的诗多太多,甚至不输于与杜甫交往密切的高适、岑参、严武、郑虔、苏预等挚友。

“尽管杜甫经常说自己写赋才能堪比扬雄,但扬雄无疑是他的辞赋偶像和追逐榜样。杜甫大约有二十多首(篇)诗(文)提到扬雄。”彭志强举例说明,如36岁在给尚书左丞韦济赠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便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48岁在成都建好草堂茅屋时有《堂成》说“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等。

彭志强给同学们讲授他了解的杜甫 

 对于扬雄之才,杜甫生前多是推崇。

“扬雄有‘汉代孔子’‘老子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之称,在于他不再写赋之后转研哲学,模《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对后世学者、文人影响深远。这基本上也是杜甫的追求,杜甫《酬高使君相赠》一诗便非常推崇扬雄的《太玄》,直言‘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他对诗赋写作都很自信,唯独谈到道家和佛家思想,又自谦远远不及扬雄。”彭志强说,杜甫在中晚年每每不如意时,其实就多用扬雄的哲学思想自勉,如《醉时歌》所说,“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学杜甫就学他的创新精神

杜甫虽早已作古,千年以来却有学者“千家注杜”跟学,不少现当代诗人、作家仍在不断倡导学习杜诗,那么具体该学什么?

学他对读书的孜孜不倦追求。“杜甫在《柏学士茅屋》中说,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强调要博览群书,不要局限于考试所用的科本书。”彭志强说。

同时,读书也讲究质量。于是杜甫又说“熟精文理选,休览彩衣轻”。不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即使辞官、待业,他也坚持读书,如其所说“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

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座 

学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写作精神。彭志强举例,就在客居成都草堂期间,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提到自己的写作经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止于此,杜甫在夔州作《解闷十二首》其七又说“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同时,杜甫学王维“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学孟浩然“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学谢灵运、谢朓、阴铿、何逊“熟知二谢将能是,颇学阴何苦用心”。

当然,杜甫也学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正因他博学,且擅于创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于是成为后世文人座右铭,苏轼才称赞杜甫是“集大成者”。

“杜甫,被后人封为‘诗圣’,不是孔子、孟子那样以儒家经典言说成为圣人,而是以诗至圣。学诗圣,我们就得躬身学习杜甫在现存杜诗中密布的儒家仁爱思想和家国情怀。”彭志强说到。

新闻多一点

成都作家彭志强致力于研究杜诗多年,既是杜甫诗歌和人生踪迹的研究者,也是杜甫文化和诗圣精神的传播者和传承者。曾因三次出川行走考察万里追寻杜甫踪迹被杜甫学界和大众传媒誉为“中国第一位系统性行走考察研究杜甫踪迹的当代诗人(作家)”,被杜甫故里河南巩义市委市政府授予“杜甫文化宣传大使”称号,迄今已在全国各地主讲杜甫诗学69场,创作出版了长篇非虚构(传记文学)作品《游侠杜甫》、长诗集《秋风破》、诗集《草堂物语》等三部专著向诗圣致敬,他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散文《相识成都细雨中》还被四川、湖北、广东等十余省选为初一至高三开学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高考模拟试题,被多所高校“开学第一课”引为范文。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霁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