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记得那句“民以食为天”的古训?我们是否还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我们是否还知道,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浪费现象也随之出现。比如,有些人在餐馆点菜过多过贵,吃不完就随意丢弃;有些人在网上直播吃大餐,以暴饮暴食来博取眼球;有些人在家里买菜过量过滥,放久了就变质扔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健康,也浪费了社会的资源,更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近年来粮食产量连续增长,但仍面临着耕地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发、国际市场波动等多重挑战。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不能麻痹大意,不能盲目自信,必须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方针,努力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自立自强。
珍惜粮食,是敬畏自然的体现。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命和物质条件,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尊重规律,保护环境。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居安思危,丰年不忘饥馑,珍惜每一粒粮食。
珍惜粮食,是尊重劳动的体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来之不易,背后是农民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浇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要体恤人力,感恩农民。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我们要传承传统美德,珍惜每一餐饭。
珍惜粮食,是良好家风的体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要教育子女,培养节约习惯。从小事做起,从餐桌开始,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摆阔气,不乱点一气。良好的家风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珍惜粮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合理膳食,是维护生命健康的基础。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饮食观,不暴饮暴食,不铺张浪费,不讲求奢华,用健康“新食尚”取代庸俗“吃播秀”。既要吃得丰富多样,又要吃得适度适量,是与每个人、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美德的尊崇。
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良知。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德阳市旌阳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陈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