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廖振杰 文/图)4月24日,记者从省科协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4月21日至23日,由四川省科协、教育厅、科技厅、生态环境厅、省体育局、团省委、省妇联、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和资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7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展示暨颁奖活动在资阳举行。本届活动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改革后四川举办的首次线下活动。
活动现场
大赛以“科创促成长,扬帆新时代”为主题,共评出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一等奖56项、二等奖124项、三等奖181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作品一等奖17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56项,“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奖10项。大赛将择优推荐18项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15项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作品参加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外,大赛还评出了四川省科协主席奖10项、科技创新新苗奖5项、科技创意之星奖5项、盛通教育科学奖5项、盛通教育技术奖5项、大数据创新风尚奖10项、天立创新活力奖10项。
活动现场
“在家里经常看到我做木工的伯伯用墨斗画线,在学校开展活动的时候发现老师也用了类似的方法,但要么墨斗线不明显,要么石灰撒在线上容易被风吹散,所以我设计了地面划线器。”“在家里我经常看到妈妈把衣柜门打开,目的是为了让衣服保持干燥。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在衣柜里安装一个排气扇。当安装了排气扇后,但发现里面还有细菌、霉菌,于是又安装了一个紫外线灯杀菌,后来又增加了加热系统把衣服烘干。我们前前后后花了半年时间,最终完成了这款衣柜防潮除霉设备。”
现场,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让人惊喜。
学生这些优异作品的背后,少不了科技辅导员这盏“指路明灯”。为了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科技辅导员平时深耕课堂教学,也将自己的“法宝”带到了比赛现场——
四川省名山中学蒙山校区周霞的“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改进实验)”、泸州市梓橦路学校曾彦鸿的“摩擦力演示仪器”、眉山市彭山区职业高级中学袁刚强的“程控打磨机”等科教制作类作品。
除了科教制作类作品,还有科教方案类作品。平昌县信义小学教师李劲松的“野草变‘绿肥’”、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龙潭分校张倩的“与麦共成长”、德阳市岷山路小学王琇的“炫彩彩色轮”等,致力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颁奖活动上,四川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通过视频寄语青少年,希望青少年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热爱科学,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筑牢基础。祝愿青少年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勇敢迎接挑战,用创新热情实现科技梦想,用卓越品质铸就科技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邓龙江院士作了题为“神奇的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的科普报告,为学生介绍了我国在新材料领域取得的前沿科技成果,让学生感悟了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的力量,厚植家国情怀。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赛自今年1月正式启动,共收到21个市(州)择优推荐且经省级审查通过参赛作品768项,经专家初评、公示等程序,最终共有601项作品(其中,小学生作品146项、中学生作品313项、科技辅导员作品142项)参加终评和展示活动。与去年相比,今年终评展示活动规模更大、参赛人数也增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