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
一词一句,满城相和,书声琅琅,意韵悠悠,阅读,让城市文明的芬芳日益浓厚,让生活的趣味与日俱增。
“春日做伴读书好,落花水面皆文章”,近年来,眉山市仁寿县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断引导群众养成健康阅读、快乐阅读的良好习惯,倡导全民阅读,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厚植“书香仁寿”的文化底蕴。
精彩活动激发阅读热情
4月22日,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主办,县图书馆承办的仁寿县2023年“4·23世界读书日”诵读展演活动在万景天府长平文化水街火热上演。
展演活动以“我读苏东坡 阅享新时代”为主题,表演者们轮番登台,激情饱满地诵读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读中国》《水调歌头》《向妈妈告白》《少年中国说》《木兰辞》《满江红》等经典诗文,书声琅琅,浸润心田。
“此次活动作为细化全民阅读‘七进’活动之一,有利于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大力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仁寿县图书馆馆长魏刚介绍,一直以来,该县大力推进“全民阅读 书香仁寿”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社会覆盖面广的读书活动,使阅读活动真正实现全民化、常态化、社会化,进一步在全县掀起“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热潮。
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峥嵘岁月。为引导广大师生阅读红色书籍,厚植爱党爱国主义情怀,仁寿县图书馆联合县收藏家协会,先后来到龙正镇小学校、宝马镇九年制学校,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
宣传现场
活动现场,红色藏品吸引学生驻足观看,大家徜徉于一本本红色书籍中,沉浸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里。
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者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精神,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青少年唯有努力学习,勤于奋斗,勇于担当,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喜爱读书,也要乐于分享。4月21日,仁寿县文林街道陵州社区居委会联合辖区内的仁寿县坝达初级中学校开展“阅读让生命更丰润”读书日活动。
活动中,学生们分享了阅读感悟,并相互赠送了图书。随后,社区志愿者和少先队员走上街头,发放“世界读书日”宣传单,为往来群众讲解了“世界读书日”相关知识,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氛围。
探索多元化阅读方式
“最近我一直在坚持读苏轼的词,今天在公众号上学习了一首新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特别喜欢里面‘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句。”4月23日一早,仁寿市民周慎又在手机上的仁寿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内开始品读古诗词了,以书香为伴,开启新的一天。
打开仁寿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从资源资讯一栏,点击进入“诗词大典”,里面板块清晰,可以按照学龄、诗人、类别等搜索自己喜欢的诗词,还能进行线上诗词朗诵练习,与网友们互相分享点赞。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居民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让线上阅读有了“一席之地”。
读书会
“平时的工作太忙了,专注地看完一整本纸质书籍有点难,但利用零星时间,碎片化阅读一些有趣的内容,却能让生活更添一丝书香。”周慎说,如今,自己早已习惯了线上阅读带来的便利。
立足群众需求,仁寿县致力于搭建全民阅读“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文化活动,推进文化资源共享,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氤氲书香,为建设“书香仁寿”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率、满意度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仁寿县陆续开展“成渝地·巴蜀情”书香过新年、“那年满江红,今时月正圆”诗词吟诵、“诵读雷锋日记·传承榜样活动”、“品读名著·传承经典”等线上阅读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老年群体年纪大,视力下降,“想看书而看不清”的阅读障碍问题,仁寿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还专门设置“听书”一栏,让阅读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将“看书”变“听书”,从“无声”到“有声”,从而增加老年人阅读机会,提升阅读乐趣。
全民阅读“不打烊”
4月22日,走进仁寿县大化镇水利社区的农家书屋,阳光透过玻璃将温暖洒进室内,只见书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医卫生活、农业科技等书籍,书屋内设施齐全,环境舒适,不少村民正在安静而有序地阅读。
“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推进,在乡村,看书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新风尚。”水利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建成说,庄稼人可以在书里寻找“致富经”,爱书人则能在书中享受“精神慰藉”。
农家书屋是为基层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有效平台,该县紧跟群众需求,探索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利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实现“屋”尽其用,不但提高了劳动者文化水平,更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农家书屋
一直以来,仁寿县农家书屋坚持常年免费开放,全县293个农家书屋达到每周开放48小时以上,节假日及寒暑假延时开放,每个书屋每年更新图书60册以上。
同时,仁寿县通过延伸式、网格化布局,不断优化农家书屋选点布局,实现了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的联动共享,形成了以村(社区)农家书屋为基础、乡镇综合书屋为引领、各类阅读网点为补充的便民阅读服务网络,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问题。
助力全民阅读“不打烊”,在仁寿县城区热闹的街头,一个个精致的24小时图书馆等待着市民们去开启它,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悉,24小时图书馆占地面积小,存放书籍种类丰富,更新迅速,使用方便,是集传统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和智能化图书馆于一身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体系,“身兼”注册、办证和借还书等功能于一体,分为普通阅读区、查询区、多媒体读报区,可存放书籍480册,涵盖文学、艺术学、儿童读物、社科类图书等多种类别。
“阅读爱好者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刻,前往24小时图书馆,凭借身份证明,自助办理图书借阅。”魏刚介绍,24小时图书馆是仁寿县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县图书馆已有公共阅读功能的补充,它成功解决了县图书馆服务时间不足的局限。
以书相伴,以书会友。下一步,仁寿县还将继续调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建设中来,不断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大力提高服务效能,推动形成“全民阅读 书香仁寿”的良好氛围,为该县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潘建勇 郭侨 四川经济网记者 常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