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推进内江高质量发展。5月16日,内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做强物流”系列主题第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内江车务段、资中县政府介绍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内江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智勇介绍,围绕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定位,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坚定落实“畅通道、建枢纽、优环境、育主体”工作安排,全力推进区域物流枢纽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化内江建设。
徐智勇介绍,内江市将按照“一港三园一环线”空间布局,加快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巩固提升区域物流枢纽的空间载体。“一港”,即国际物流港,对标全省南向开放,发展铁路进出口贸易,建设重要的进出口基地;“三园”,即依托内江北站建设高铁快运物流产业园,依托内江西站建设二级铁路物流产业园,依托内江货运机场建设临空产业园;“一环线”,即促进内江绕城高速公路沿线物流集中区及牌楼、椑木等场站资源统筹规划、协同联动、集聚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铁路运输为主干、以铁公水空一体为支撑、以国际贸易带动国内贸易为特色。今年将完成《内江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规划》编制,重点推进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公路港一期、新华国贸二期等6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资中火车站集装箱作业场所改造并投运。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将当好建设区域物流枢纽的开路先锋。内江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严波介绍,将依托公路、铁路规划布局在全省居前列的优势,锚定区域物流枢纽建设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持续提升综合交通设施能力和枢纽能级。
严波表示,内江市将打造综合性物流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内江国际物流港铁路专用线工程等项目建设,依托内江国际物流港等综合物流园区枢纽,加强集装箱作业功能配套,全面发展多式联运。持续开行“蓉欧+”东盟国际班列、中欧班列、中老班列,提升“贯通陆海、联通内外、转运扩散、多式联运 ”的国际物流节点功能,构建“链接全球、辐射西部、服务成渝”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以“四好农村路”和乡村运输“金通工程”为载体,综合利用交通、邮政、快递、农业、商贸、供销、旅游等资源,增强城乡物流集散功能,构建高效便捷、覆盖全域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
大力培育物流企业。充分发挥交通物流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培育和支持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带动一批企业“升规入统”,梯次培育一批5A级、4A级、3A级物流企业。推进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发展全市网络货运平台,试点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模式和打造产销运配全链条物流服务产品。
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助力“物流枢纽”打造,内江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彤介绍,内江市将对接陆海新通道、泛亚铁路大通道,加快建设内江国际物流港、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公路物流港等重点项目,推动商贸物流业集聚发展,统筹推进商业设施、物流设施、多式联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升级改造,优化商贸物流枢纽(园区)、分拣(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等空间布局,推动完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
在铁路运输方面,内江车务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万中山介绍,内江市辐射区连界、银山镇、资中、隆昌、牌楼、内江南、史家乡、凌家场、石燕桥、李市镇10个货办站。运量主要以到达为主。内江市隆昌站、资中站、牌楼站三个站具备集装箱发运条件。
去年,资中开通了内江首列中欧班列“甜城号”,正在借力天府国际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引入北京新发地、成都译萱云等现代物流仓储项目。
资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鸿飞介绍,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中县盘活既有资源,打通“通道+枢纽+网络”大动脉,统筹构建“一园四基地”现代物流体系,打造以“铁路为核心、公路为纽带、航空为补充”三位一体的成渝主轴物流节点城市。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2亿元,同比增长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