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攀枝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少刚介绍有关情况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文/图)攀枝花是我国“西电东输”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我国新能源示范创建城市和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有独特资源禀赋和坚实的产业基础。5月17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五区共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攀西经济区专场上,攀枝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少刚介绍,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将清洁能源产业作为千亿级产业全力打造,并从2025、2030、2035年三个时间节点,确定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5年,全市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32%左右,绿色低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氢能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
——到2030年,全市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670万千瓦,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40%左右,绿色低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氢能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
——到2035年,全市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保持1670万千瓦,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到48%以上,绿色低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氢能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从三个方面绘就工作“路线图”:
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和装备制造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氢制备产业,探索发展氢储存产业,深入发展氢运输产业,统筹发展氢能应用产业,积极推进制氢储氢运氢装备及零部件、氢燃料电池及整车制造等氢能相关装备制造业发展。目前,攀枝花市正积极对接东方电气、国家电投、川能投等国内氢能产业的头部企业,共计20余个意向项目,计划投资300亿元。目前,在副产氢提纯、氢综合能源站、氢能交通等方面取得突破,去年已实质性开展场景运营。
着力推动“水风光氢储”五位一体、多能互补、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银江水电站为代表的水电基地项目建设,规划实施一批环境友好型风力发电项目,有序发展光伏发电,合理布局储能产业,全面推进多能互补。目前,正重点推进安宁股份氢燃料电池—钛双极板研发项目,开工建设攀钢钒钛资源年产2000立方米钒电解液生产线、目伦科技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等项目,并积极探索“光伏+氢”“新能源+储能+氢能”等跨界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攀枝花灌区+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和应用产业。加快推进磷酸铁锂、钛酸锂、碳酸锂、石墨负极材料、燃料电池钛双极板材料、钒电解液等储能材料开发,努力发展壮大储能材料及上下游产业。深入实施钒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程,着力做精钒产业、做强钛产业、做优先进钢铁材料产业,做实做强“中国钒钛之都”和“中国钒电之都”,加快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