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环保 >新闻详情

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捐资40万元认养蜀道古柏40株

2023-06-07 11:02:3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万川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郑红梅

图1

6月6日,剑阁县翠云廊景区热闹非凡,为保护蜀道翠云廊古柏,弘扬传承人类历史文明,这里正在举办“剑阁、广安‘手牵手护古柏’认养启动仪式。”

图片2

古柏是蜀道上的行道树。蜀道是指古代从长安翻越秦岭到达成都的陆上官驿大道,全长600余公里。蜀道开创于西周,繁荣于战国末至明清时期,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古柏是为了“植树表道”而形成的璀璨瑰宝。主要分布以古代剑阁县城为中心,东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到昭化150余公里的驿道两旁边,是人工栽植古柏群,清康熙初年一度达到10万余株,据统计,目前全段尚存有古柏12351株,其中剑阁县境内现存7803株。蜀道古柏群因清初剑州知州乔钵《剑州路柏》中“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的诗句而得名翠云廊。

图片3

自古以来,剑阁人民十分重视对古道古柏的保护,从明代起,剑州知州就有离任交接古柏的制度。近年来,剑阁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把翠云廊资源保护作为自然资源责任审计重要内容,实行驿道古柏保护县、乡(镇)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离任交接制度,积极开展蜀道遗迹修缮和申遗工作。1982年剑门蜀道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剑门蜀道被列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015年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苍苍翠柏,见证千年人类文明,悠悠蜀道,辉映华夏灿烂文化。今年3月31日,剑阁县正式启动蜀道翠云廊古柏认养行动。该行动旨在组建认养保护运营平台,通过全媒体等模式推广,将蜀道翠云廊古柏品牌推向全社会,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和热爱古柏。以认养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募集保护资金,专项用于蜀道翠云廊古柏复壮保护等工作。在传播好古柏文化、宣传好剑阁旅游的同时,开创新的蜀道古柏保护“剑阁模式”。

广安是剑阁的结对帮扶单位。结对以来,广安市派驻剑阁工作队25人,援助项目资金8000余万元,涉及农业、水利、工业、旅游、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其中,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专项资金近百万元,实施濒危古柏复壮救护30余株。本次认养古柏仪式上,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捐资40万元认养了蜀道古柏40株,认养资金专属用于蜀道古柏日常养护和濒危古柏复壮救护工程。而该公司热心支持剑阁发展,早在今年3月份已向剑阁县捐赠了雾炮车和路灯车,都已交付使用。

认养仪式上,剑阁县委副书记、县长范为民表示:“广安、剑阁山相依,水相连,人相往,两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广安、剑阁结对帮扶,深情厚谊更是血浓于水。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崇尚绿色公益事业,践行国企使命,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工作,在保护蜀道翠云廊古柏这一千秋伟业上慷慨捐资,为蜀道古柏增绿添翠贡献企业力量,展现企业担当。”

图5

广安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金土地集团董事长管卫东说:“蜀道古柏是历代先辈用智慧、汗水汇聚而成的世界奇观,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本次认养古柏,是对历史负责的需要,是古柏健康生长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需要,也是具体落实剑阁县‘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一树一人’保护行动的需要,更是剑阁县与广安市人民深厚情谊的象征,预示着剑阁县与广安市在现有基础上,将有更深、更进一步的合作。”

认领仪式之后,剑阁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智勇继续向社会发出全民保护蜀道古柏的倡议: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和积极参与植树护绿等环保公益行动中来,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宣传者、捍卫者、践行者,为建设生态秀美、美丽富饶的新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造福当代、福泽子孙作出积极贡献。

(郭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