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普照山上采茶忙
四川经济网泸州讯(周超文 邓建刚 记者 庞玉宇 文/图)高山茶,高山青,绿了山头富了民。6月6日,记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普照村。放眼望去,层层梯田般的茶园,从山腰到山顶,到处都是采茶人忙碌的身影。“这些年我算是尝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了。”在普照村的茶山上,已经从事10多年茶叶种植的孔令虎激动地说道。
打古镇普照村最高海拔超过1000米,是纳溪区海拔最高的一个岩区村。近年来,打古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把茶叶作为普照村主导产业来抓,让荒山变绿地,茶山变金山,使群众依靠茶叶持续稳定增收。时下,普照云雾大宗茶产量高,采摘时间短,采摘需大量劳动力,每天都有几十人忙着采摘。
今年71岁的梁同芬老人,在10年前就已进城与儿子儿媳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村里的茶产业兴起后,她毅然回乡成了一名采茶工人,采起茶来动作灵巧敏捷,速度在整个茶山上不输年轻人。“我在这里采茶每天的平均工资都有120元,在城里耍起不是腰酸就是背痛,这几年回来采茶了,一年感冒都少有,而且时间安排上还相当自由。”梁同芬一边采茶,一边告诉记者。
采茶工人梁同芬
61岁的孔令虎是村里的种茶大户。每天,他将工人们采摘的茶叶集中后,当天就会加班加点进行加工制作。据介绍,孔令虎种植的1000亩茶叶现在每天采摘鲜叶量在4000多斤,经过加工制作成干茶后,1斤最少都可以卖30元。“虽然1斤干茶要5斤鲜叶,但加工成干茶后出售,茶叶效益增加了5倍。”孔令虎谈起如今种茶带来的收益笑容满面,由于品质优,普照村的高山云雾茶制成干茶后,就被远道而来的浙江、安徽、湖南等地的茶商买走,茶农不为销售犯愁。
据普照村党总支书记王兵介绍,普照村在引进业主发展茶叶产业的过程中,优先支持能自身加工茶叶的业主,为普照村的茶叶发展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目前,普照村新引进的两个业主均建起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厂,共发展茶叶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
种植茶叶,让普照村的每一个村民都尝到了甜头,村民流转林地有租金,到茶园采摘管理均能有工资收入。以孔令虎的茶园为例,预计今年1000亩茶园有300万元收入,而支付给村民采茶、管护茶园的工资就有近200万元。
靠着发展茶产业,不仅让普照村的山坡地变绿变美,而且让这里的群众腰包日渐鼓了起来,昔日的荒山残次林地,真正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