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1944米,目前世界第一埋深高速公路隧道是这样打通的!

昨日,时节芒种。阳光越来越盛,气温越来越高。

万物生长,其势盛极。在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一股施工强劲势头正在涌动。

绵延的青山下,高耸的机器前,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一件“喜”事诞生—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左线3米多的岩壁被打通,这最后一爆,让目前世界第一埋深为1944米的高速公路隧道实现双洞贯通。    

这一贯通,标志着峨汉高速公路全线年底通车进入“倒计时”。

这一贯通,代表着我国对特长隧道所遇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将拥有更深、更广的认知。

这一贯通,代表着四川在显著改善通行条件,带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又迈出了铿锵有力的一步。
       贯通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爆破后半小时,记者走进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左线掌子面离出口处大概6公里远的地方,对话工程师、工作人员等,揭秘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的诞生过程!

爆破处.JPG

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左线掌子面爆破现场

 攻克“岩爆”等多个难题 趟出一条通往光明的隧道

在爆破掌子面处刚刚下车,就感受到一股热气袭来。记者观察到,一旁穿着亮眼橙红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喘了一口长气。“爆破,不代表就成功了。在爆破后一段时间,看掌子面处的具体爆破情况,才可确定是真的成功了。”四川路桥峨汉高速2-7分部党支部书记梅们一边用手擦着脸上的汗,一边说道。

走在仲夏之路,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历时6年的艰苦施工,终于看见对面的那束光。

“那束光,终于照进来了。”四川路桥峨汉高速2-7分部项目经理叶少波颇为感慨,他细数着这6年来的不易。岩爆是他们遇到的最大难题,隧道围岩以III级围岩为主(占全隧85.6%),呈水平状分布,围岩完整、干燥无水、节理裂隙不发育,内应力高,岩爆发生十分频繁。

什么是岩爆?叶少波进行了生动易懂的描述:“弱岩爆,隧道里面‘轰轰’闷响,像打雷一样;中强岩爆,隧道内表面剥落石块,像子弹一样飞过来;强岩爆,能砸到四五十米远。”

自2019年3月以来,大峡谷隧道出口端岩爆频发,主要以水平围岩拱顶掉块、坍塌,最大方量达31立方米,垮塌多次造成初支、开挖台车直接损坏。随着掘进深入,埋深越大,掌子面正面、拱腰围岩出现岩石弹射现象,伴随垮塌,施工安全风险极大。

隧道出口端.JPG

峨汉大峡谷隧道出口端

面对施工过程中的这个大难题,项目一线团队多方寻求“破解之道”。2021年5月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夏庭、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何本国,以及李天斌、张继春等多名专家到现场指导,制定详细专项施工方案。同时,还从技术、设备等方面下手,采用微震监测检测技术提前预警、加强光面爆破成型效果、超前应力释放孔、加强超前支护等措施进行岩爆防治处理。同时,用湿喷车、双臂凿岩台车、拱架支护台车进行掌子面循环作业,减少掌子面施工作业人员,最大程度保护人员免受伤害。  

除了岩爆,地理位置特殊、跨越大型溶洞、高地温、汛期洪灾等问题也曾困扰过项目团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最困难的时候,平均一天才掘进一米多,正常情况下一天掘进进尺为5-6米。”叶少波表示,项目团队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施工概念,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将这些问题一一克服,有效解决了大峡谷隧道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质量管控难、不良地质降效等难题。

 特长隧道可以自由“呼吸” 新工艺、新技术交织出光芒

车辆行驶在峨汉大峡谷隧道里,从左线穿到右线,又从右线穿回左线,不断“变道”,来到一个长100米、宽10米、高14米左右的地下风机房。记者能清晰地感受到,温度稍微低了些,通风效果也好了许多。

“风机房相当于隧道的‘呼吸系统’。”四川路桥峨汉高速2-7分部工程科科长姜涛告诉记者,一般的隧道不用设风机房,而大峡谷隧道长达12.1km,属特长隧道,仅靠进出口的自然风,不能确保隧道内空气清新,因此在进口端和出口端都分别设置了一个地下风机房。

地下风机房.jpg

隧道左线出口端地下风机房

隧道左线出口端的这个地下风机房内部有15个交叉口,交叉口之间设置联络风道。风从地面的一个进风斜井口灌入,循环一圈后,再从出风斜井排出。隧道建成运营时,将在主风机房位置设置大功率风机随时抽取废气,吹送新鲜空气,形成一个“呼吸系统”,使隧道内随时保持空气清新,没有污浊感。

“以前的长隧道也有地下风机房,但是搭设支架作业。我们这个地下风机房是定制台车一次性浇筑而成的,相比之下,更平整光滑,更美观。同时,采取多种新工艺,实现了以优化工艺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降本增效的目的。”据姜涛介绍,项目团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科研小组,集中项目技术力量研究新工艺、新技术,项目积极申报并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期刊论文10余篇,多次在QC小组活动成果学习交流会中取得省级荣誉,目前项目也正通过分公司同高校联合申报行业各奖项。

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是峨汉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峨汉高速建设难度在全国高速公路中居前列,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4年—2030年)的“8横”之一,也是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的一条主通道,衔接成乐、乐雅、乐自、乐西、雅西等5条高速公路。

“峨汉高速是交通大通道、旅游大动脉。”蜀道高速集团乐汉公司总工程师李华明表示,峨汉高速公路把峨眉山、黑竹沟、大峡谷、汉源湖等知名旅游景点串联成线,将显著改善沿线通行条件,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全线建成通车后,从峨眉到汉源仅需1个多小时。

常常感叹车辆在隧道间呼啸而过的震撼,谁知,在这一进一出间,倾注着晶莹的汗水,也交织出生命的智慧与光芒。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露萍 李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