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雅安讯(记者 程强)6月27日,芦山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会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会召开。会议明确,芦山县将对标对表全市“百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开展“一镇一村先行、两极特色示范、全域全面提升”三项行动,力争在全市示范乡镇、示范村遴选中突出重围、走在前列。芦山县委书记、县长杨俊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现场
会议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思延镇、龙门镇、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农旅集团、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等部分重点村、乡镇、县级部门发言。
针对如何开展“一镇一村先行、两极特色示范、全域全面提升”三项行动,会议强调,要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镇和示范村为引领,结合片区联动发展要求,聚力推动龙门镇、青龙场村先行探索;围绕两大入口乡镇重点发力,探索“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芦山实践路径;全面对标五大振兴,按照“一乡一业一主导”“一村一品一支撑”“多线连片齐发展”思路,构建助农增收新机制、一体化格局打造和美乡村新景象。
会议分析了目前芦山乡村振兴的短板,明确要用三年时间攻坚提升,着力补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再用两年时间创新突破,实现更可观可感可享的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力争2025年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个以上,创成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进入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创成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突破1000万元。到2027年,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个以上。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杨俊在讲话中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既要在整体推进的“面”上多思考、多谋划,又要在带动引领的“点”上多创新、多行动。
要坚持以粮经园区扩面为引领,多措并举破解“增量”难题。加快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土地开发、低产农业种植园腾退等项目,全力做好耕地恢复工作。加快打造思延水稻种植、芦阳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龙门粮油种植三大示范片区,年内要完成马渡水片区200亩扩面建设任务。
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做优中药材、高山茶、冷水鱼、生猪、食品药品加工“4+1”特色农业体系,积极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粮油、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要坚持以做大民宿集群为发力点,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形成飞仙“茶马古道”、芦阳-思延“蜀根汉魂”、双石-太平“星空云海”、太平-大川“熊猫森林”4大主题民宿集群。要打造“最美318骑行驿站”、大熊猫国家公园北入口社区,在金丝楠水街进一步配套引入多层次文创产业,将龙门溶洞与龙门古镇、红军村、围塔漏斗以及鱼跃龙门、龙兴之野等连点成片。
要推动芦山至名山高速公路项目尽快落地。加快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推动党史馆和村史馆资源共享,全面提升现有村史馆的数量和质量。
要依托姜城智库引进行业资深专家,建优机制,从实践一线挖掘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建优建强“智库+本土”两个专家库。引进行业专家为芦山量身定制一批特色课程、打造一批教学基地,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要力争今年完成8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创成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省级传统村落2个,完成3个行政村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整村推进,创成6个“高岗村模式”示范村。
要确保本年度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达到15%,进一步健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以创建全省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为契机,切实提高城乡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