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江河之上,奏响时代最强音 ——来自涪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一线调研

2023-07-13 09:39:04 稿件来源:涪江观察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

大美涪江,奔腾不息!

我们的母亲河——涪江,集冰雪之灵气,聚千流之恢宏,从岷山雪宝顶的大壑中穿行而出,百折不回,浩浩荡荡,勾勒出670余公里的婉转绵长。

壮阔涪江,流贯沃野,穿越九地,滋润着3.64万平方公里的巴山蜀地——横贯四川阿坝、绵阳、遂宁、德阳、广元、南充和重庆潼南、铜梁、合川,为流域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

如何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如何以创新驱动,下好川渝“一盘棋”?涪江流域沿线城市竞相发展,各地有怎样的经验和秘诀?……

刚刚收官的“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采访活动,在长达22天的行程中,采访组探寻涪江源头,调研发展生机,记录沿岸美好,足迹遍布9个城市80余个点位,总里程达5000余公里……

记者一路追寻思索,用笔和镜头记录涪江流域九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用心用情探索城市奔涌向前的强劲势头,合力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涪江之歌”!

共融

从经济接轨“一体化”到产业协同“一条心”

如何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怎样携手迈向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承担起新使命?在这种大背景下,“联盟”是共建共享的必然选择:川渝九地生态联盟、商会联盟、人才联盟、文旅联盟、美食联盟相继成立……

2023年3月17日,川渝九地媒体联盟成立。一个新时代区域合作的新样板由此诞生!新闻跨区联动,全媒体发布——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赋予了强大舆论支持。

2023年6月19日,媒体联盟在松潘县启动了“行进涪江·川渝九地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活动。连日来,采访组在调研走访中提及的高频词之一就是“九地同心”。所谓“同心”,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共同聚焦重点领域协同推进、重大项目强化落实、重大平台深入合作,把涪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向更深层次推进。

融入成渝经济圈,交通是基础也是关键。涪江两岸亟待改善通航条件,发挥“黄金水道”效能。为此,四川和重庆将双江航电枢纽工程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工程打造。

7月3日,采访组一行站在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白云村远远望去,双江航电枢纽建设上接遂宁市三星航电枢纽,下连潼南航电枢纽,地跨川渝两地。

涪江自此有了一条“黄金水道”!千吨级船舶可从四川绵阳直达重庆朝天门码头,“涪江航运”打通“任督二脉”,折射出的正是涪江流域加快互联互通的蓬勃景象。

在重庆汇达柠檬加工车间,海关人员现场指挥,一批出口柠檬正装车发货。依托“铁公海”联运,经重庆到北部湾只需72小时出海,连通东南亚乃至全球,可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

全面融入成渝经济圈,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关于涪江流域沿线城市发展的“秘诀”呼之欲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打通有形的路,更需要打破产业协同发展的无形壁垒,让市场需求、资金、政策等生产要素充分流动!

在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袁家坝铝产业园区内,四川万顺中基铝业有限公司迎来了重要时刻:第一台冷轧机投入使用。这标志着年产13万吨高精铝板带箔项目即将开启“狂飙”模式。

7.12.11111.png

广元中孚高精铝材有限公司电解铝电解槽

6月25日,走进绵阳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自动导引车在车间内穿梭往返,将配件精准送达智能电视操作工位,一台电视机从客户“下单”到交货只需11天左右。

除了第一大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外,在绵阳,新型显示器产业、食品产业、化工产业、特钢产业,核产业等,一个个产业园区正遍地开花,拔节成长!

你或许难以想象:仅一项FLASH放射治疗技术,就能将癌症患者一个月的放疗周期缩短到1秒钟!这仅仅是一个新兴产业的缩影——绵阳游仙激光产业园,已经铺开全新赛道,正在科技城破局与成长。

科技引领,天地广阔;产业集聚,双圈起舞。

看阿坝,金川电站、双江口电站等重大清洁能源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个个绿色产业,以“绿”生“金”的探索遍地开花;

看德阳,以项目投资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力争量质并举好项目成群,为高质量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看铜梁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业链本土供应能力,强化成渝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协同配套、融合发展……

涪江之畔,号角吹响。越来越多产业集群同频共振,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链条上,各地长袖善舞,亮招频出。

共建

从产业发展“向绿而行”到竞技新赛道“动能澎湃”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也是涪江流域携手共进的题中之义。

如何做到“守护一江碧水”与“大力发展经济”间的同频共振?涪江流域沿线城市因地制宜,打好“绿色经济”牌,用“数字”赋能、“智造”升级,一路“逐绿而行”。

新能源赛道,这边风景独好。去年5月,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重庆市铜梁区,总投资130亿,打造智能制造中心及研发中心,并建设50GWh新一代储能锂电产线。

不久后,江苏厚生、河北兴恒、四川金汇能、福建科达等新能源上下游企业不断落户铜梁,这标志着铜梁区的新能源产业链正在不断延展,储能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这类追“光”逐“绿”的发展故事,在涪江流域不是个例。不少城市和铜梁一样以“绿”为基,产业升级快步“向绿而行”。

川渝九地以战略眼光紧盯低碳发展“先手棋”,瞄准环保产业,将“绿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是涪江流域现代化产业“提挡加速”的又一诀窍——

7.12.22222.png

产业发展“向绿而行”

在绵阳,向“绿”而行,高质量发展洋溢新“绿”动。目前,已创建省级绿色工厂47家。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已逐步构建,绿色发展更显底气十足;

在德阳,这里有全球首个定子冲片绿色“无人车间”,实现生产操作无人化、生产数据驱动化、生产控制智能化、生产产品绿色化;

在广元,铝产业企业主要污染物实现超低排放,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仅为国标的1/7;

在遂宁,能源化工产业加速转型,四川绿色油气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被纳入“三区三线”划定省级重大项目图层;

在潼南,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内,企业自主研发“电镀废水闭路循环装置”等20多项高新技术,可以在电镀废水里回收重金属……

一个共识由此凝聚: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一方水土之上兴起一个个绿色产业,涪江流域九地的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共赢

从当下奋进求“新”到未来相向而“行”

这是九地越来越深刻的认知: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面向未来,涪江流域正向着更绿色,更健康的道路砥砺前行。

行进中,记者看到,一个个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人文特质,让涪江流域沿线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中奋进求“新”。

“126米,全世界最长!”今年5月,德阳东电再传喜讯,其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1260A型叶片顺利下线,是目前全球已下线的最长风电叶片。

7.12.333333.png

 东方电机“心脏”

几天后,由绵阳市“涪城卫星工厂”研制的“四川造”西部首颗SAR遥感卫星“涪城一号”成功发射入轨,绵阳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星空”,再次迈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

行进中,采访组深切感受到,各地竞相在科技自立上锻长板、补短板,努力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不久前,潼南举行了“昇之云大数据产业园项目”工程开工仪式。随后,腾讯、马上消费、趣链科技、奇安信等头部企业纷至沓来;

铜梁牢牢抓住“双碳”目标机遇,全力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园,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新型储能产业新高地;

广元,未来3年瞄准“千亿级铝基新材料”这一目标,着力开启“中国绿色铝都”的新“铝”程;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的绵阳,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

德阳作为中国“重装之都”,从“制造”到“创造”闪耀世界;

合川既是重庆“极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处于成渝主轴线”,身处“双城”的发展主轴,是成渝中部地区的战略支点……

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单拎出来一个,都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自身的“绝招”。

江水浩荡,奔腾不息。大气磅礴,汇入江海。

回望来路,涪江流域沿线川渝九地携手前行,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展望前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携手奋进,踏歌而行,在“大美涪江、美美与共”中以其更加昂然奋进的姿态谱写下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李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