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7月24日,记者走进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举目望去,鲜花盛开,一幅干净、整洁、漂亮的宜居乡村图映入眼帘。
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是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震中,现有7个村民小组,共1874户5478人。近年来,该村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走出了一条产村共融、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青龙场村感恩广场
以往,青龙场村村民大多从事传统农业,随着龙门古镇景区、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旅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密码。该村以“村集体+企业+农户”引育千川田园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家,种植果药茶15000余亩,实现村容村貌提升、农业产业提档。同时,广泛开展旅游产品推介宣传和龙门花生、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树立特色农旅品牌,扩大对外影响力,实现“田园变公园、家园变果园”的目标。
龙兴之野
“今年青龙村已接待游客36300人次。”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刚说,青龙场村聚集16家企业、民宿、餐饮等经营主体的党员成立产业联盟党支部,引导其在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互补互促、共同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实现“田园变公园、家园变果园”的目标,青龙场村改造农贸市场和张伙智慧停车场,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33.5万元。同时,引进县文旅投公司,采取土地“租赁+入股”的方式打造“鱼跃龙门”“龙兴之野”等项目共同发展农旅产业,有效带动集体经济增收79.4万元。
喜获丰收
王刚说,青龙场村聚焦推动集体经济主动对接市场、融入市场,跳出农业发展局限,成立集体经济下属公司——芦山县聚兴管理有限公司,拓展项目建设、劳务输出、综合服务、其他经营4大类业务开展自主经营管理,为辖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76个,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
目前,青龙场村还结合聚居点创新推进新村聚居点“自治委”建设,大力推广群众治理“红黑榜”、“善治超市”积分兑换、集体经济收益反哺治理奖励等做法,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积极性。并推行“一官一长一辅警”固定到村坐访、定期入户服务,培养以村干部、自治委主任为主的“法律明白人”,以法治资源一线前移确保群众随时找得到法、遇事先想用法、矛盾不出乡村。
(芦宣 四川经济网记者 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