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露萍 李霁玥 文/图)7月25日,由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蜀道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新一代中车智轨在成都东轴线快速公交K7线(区间线)载客试运行。
新一代中车智轨在成都东轴线快速公交K7线(区间线)载客试运行
去年7月,智轨就曾在成都试运行,吸引不少人乘坐体验。与上次不同的是,本次试运行采用了全新一代动力分散型“使命号”平台车辆,其运行速度更快、车内空间更大、行驶体验更平稳,将为往返大运会场馆的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并进一步向世界展示“四川造”智轨的实力,促进四川新制式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
从动力集中型升级到动力分散型
灵活性好、空间更大、行驶体验更平稳
当天上午,在成都五桂桥站点,一辆长30多米,车身包含竹子、火锅等元素的红色车辆停了下来。巨大通透的车窗、宽大舒适的空间、形状奇特的扶手......记者径直走上去,发现车辆内部“未来感”十足。
“这辆3节编组的智轨载客量可达300人,与同区段的现代有轨电车大致相同。”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刘洋告诉记者,当前新一代四编组列车全长39.6米,最大时速可达100Km/h,最大载客量418人,最大爬坡能力13%,续航里程可达150公里。由于其编组灵活,可根据不同线路、不同时段的具体运营情况进行灵活调控。
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刘洋介绍智轨相关情况
“这个车采用的是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轨迹跟随技术,它下面没有轨道,但它可以识别我们画的虚拟轨道,实现一个类轨道行驶,就像传统的轨道交通一样,严格地在轨道上行驶。”刘洋说,智轨传承于轨道交通应用技术,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道路交通的优势,以胶轮取代钢轮,无需铺设有形轨道,最小转弯半径仅15米,可在城市道路上灵活行驶,具有良好的城市适应性。
“灵活”成为了智轨的一张靓丽名片。成都铁路技工学校老师兰淇光不禁感叹,“虽然地铁载客量比智轨载客量稍微多一些,但智轨不需要专用的实体轨道,在公路上面行驶的灵活性比地铁要高很多。”
除了灵活可控,其动力输出效率也可圈可点。“原来是两个主电机负责牵引,现在所有的轮毂里边都采用轮边电机,每个轮子都有动力,省掉了在传动轴、连接线、万能转向器等传统机械传输中消耗的能量,整个动力输出效率更高了。”四川川南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崇树表示,从动力集中型到动力分散型的转变升级是新一代智轨的一大亮点。
“太平稳了,而且感觉不到噪音,这么宽敞舒适的环境,一坐上来,我的心情就特别好。”68岁的成都市民李女士说道。
成都市民李女士乘坐智轨列车 表示体验感极佳
据刘洋透露,在本次大运会期间,中车铁投公司投入了两台智轨列车到成都进行服务,每台车上配备了一名驾驶员、一名站务人员和一名安保人员,为前往东安湖体育馆观赛的市民群众提供便利。
乘客正在智轨列车上开心“打卡”
纯电驱动 绿色低碳
助跑城市交通 助力大运会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用远低于传统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实现轨道交通运力大,乘坐舒适度高,安全便捷等特点。”刘洋告诉记者,智轨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营成本低,建设工期短、运用灵活性高、决策风险低、审批容易、投资见效快等优势,已成为最容易实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
目前,国内多个城市发布智轨规划线路40余条,线路长度900余公里。其中,株洲、宜宾、苏州、哈尔滨、西安5个城市已开通智轨线路,里程共120公里,累计安全运营里程超过500万公里,载客2000余万人次。
“现在国内的车基本上都用的是动力电池,但智轨列车标准配置采用储能电池方式供电,并支持多种储能方式(动力电池、氢能源等),只需在首末站设置充电站即可,充电时间为10分钟,续航可达30公里。今年7月,我们交付了马来西亚订单首列氢能源智轨样车,明年,我们将开始批量交付。”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宗友介绍,中车智轨在此前已成功完成了卡塔尔、以色列的试跑;在去年,首次批量出海,完成了阿布扎比的订单。此次试运行,以服务于大运会为契机,助力成都大运。之后,将继续推进在成都的市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都其他地方也能够看到智轨的身影。
市民们纷纷乘坐智轨列车体验
蜀道新制式轨道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瑞英表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是我国历时7年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采用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具有自主导向,智能驾驶、全电驱动、灵活编制,客运量大等特点。在大运会期间,蜀道智轨再次助跑成都的城市交通,将为市民和游客前往东安湖体育馆观看大运会赛事提供绿色、低碳、环保、快捷的出行服务和美好体验,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创新和四川智能制造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