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苏俊 文/图)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如何惠及老年群体、特殊群体?8月2日,在蓉举行的“幸福成都——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在惠及老年群体方面,成都市民政局负责人杨运江介绍,为了更好地提高养老服务水平,近年来成都市加快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成功获批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试点、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全国首批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全市有13个区(市)县入选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主要从两方面发力:
着力提供基础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今年发布了《成都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将分散在多部门的为老服务政策整合为34项,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的老年人可以按图索骥,精准享有可感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在交通出行、助餐服务、文体设施使用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惠及老年人群体的措施。如助餐服务,成都市的老年人在所居住的社区,可以就近找到养老助餐点,以较为优惠的价格享用一顿健康放心、营养丰富的可口饭菜,老年人也将有更多时间来享受晚年时光。
着力提供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大力发展智慧养老,设计“养老一件事”场景,构建“养老服务机构地图”和养老“关爱地图”,让老年人能方便高效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机构。我们还将打造23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示范社区,为不同程度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年人提供测评、干预、转介等服务。成都市当前正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这项工作也列入了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目标,老年人在社区就可以就近享受日托、全托、助餐、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下一步,成都将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推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惠及更多的居家老年人,让生活在成都的老年人舒心长寿、安享幸福晚年。
在惠及特殊群体方面,成都市医保局副局长贾勇就成都作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在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方面的情况做了介绍。
贾勇介绍,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为长期失能人员享有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照料密切相关的日常护理等服务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成都市持续增强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能力和服务能力,共进行了三轮改革试点。
第一轮试点于2017年7月启动,将城镇职工中重度躯体失能人员、重度失智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失能情形全覆盖。第二轮试点于2020年7月开展,将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成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制度同城同待和城乡全覆盖。第三轮试点于2022年7月开展,将学生儿童、中度失能二级、三级人员纳入制度保障,将辅具服务费用纳入基金支付范围;今年8月,将中度失能一级人员纳入制度保障范围,实现制度对参保群体、失能等级、服务供给形式的全覆盖。此外,还率先开展省内异地居住人员长护险待遇保障试点、成渝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失能等级评估结论互认等创新工作,进一步拓展了长护险制度覆盖面。
据介绍,截至目前,成都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00万人,累计12万余人享受待遇,基金累计支付超过22亿元。切实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