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原创 >新闻详情

川种振兴新进展|主推品种自育率超过90%!我省种业科技含量高

2023-08-28 20:15:13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朱珠责任编辑:张萍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文/图)种业是农业的“芯片”。8月28日,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粮仓系列发布——四川种业振兴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我省农业“芯片”科技含量高,仅今年上半年,育成国/省审(认)定新品种91个。其中,天府黑猪、天府黑兔、天府农华麻羽鸭等3个畜禽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今年全国畜禽新品种已审定数量的一半。目前,我省大面积应用的主推品种自育率超过90%,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实现了自主保障。

新闻发布会现场

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李朝圣在发布会上介绍,我省强化前沿引领技术攻关,育成了水稻“宜香优2115”“品香优秱珍”,玉米“川单99”、“川乡黑猪”等突破性新品种,形成了玉米高效分子育种技术体系,降低育种成本40%以上。

“目前,我省大面积应用的主推品种自育率超过90%,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实现了自主保障。”李朝圣介绍,通过省级科技计划专项,推动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生猪、水果、林竹、药材、牛羊、水产等30余个大类的新品种选育。今年上半年,又育成国/省审(认)定新品种91个。天府黑猪、天府黑兔、天府农华麻羽鸭等3个畜禽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今年全国畜禽新品种已审定数量的一半。

育种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注重农业科技园区、基地示范引领,建成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4个,推动成都、绵阳、乐山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支持种业创新成果优先在园区转化,示范推广新品种53个、新技术40项。在广汉、仁寿、崇州等粮食主产区,东坡、三台、泸县等全国制种基地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1个。

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方面,组织德康农牧、仲衍种业、川单种业等29家种业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育种攻关,提升核心研发能力。支持种业企业牵头省内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肉兔等新品种的扩繁、示范和创新成果技术集成,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异育种材料,开展新品种产业化示范,不断提升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上半年,仲衍种业、大美种业、荃银生物等企业牵头育成的7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认)定(登记)。

财政也对种业科技创新进行重点支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副处长余俊任介绍,2021年以来,省级财政共计安排中省农业转移支付资金23.7亿元,全力支持全省种业振兴发展。并专项支持科研单位开展农畜新品种选育、种养殖新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应用等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项目,启动实施“卡脖子”技术三年扶持行动,支持开展水稻、玉米、小麦“1+3”种源关键技术攻关,持续推进“品香优秱珍”等优良品种亲本繁殖、提纯扩繁研究。

财政还对种业领军企业加大培育力度。分五年注入资本金10亿元,支持组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推进种业市场化经营。通过设立基金、担保奖补、贴息分险等多种方式,支持大型企业进入种业行业,推动实现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提升种业产业化水平和种业企业竞争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