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签约仪式现场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闫新宇 胡敏 李露萍 文/图)8月26至28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在德阳举行,本次大会以“绿动地球 智造未来”为主题。26日上午,在开幕仪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致辞并宣布开幕。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欧盟委员会前主席、葡萄牙前总理巴罗佐先后致辞。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主持开幕式。
有关国家驻华政要、外国政要和政府间国际组织代表,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四川省有关领导,省直有关部门、部分中央在川单位负责同志,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代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企业代表等参加开幕式。176家全球领军企业1200余产品参展。
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向德阳授予“中国装备科技城”称号。国内外领军企业代表共同签署了《全球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开放与合作共识》,发布《全球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蓝皮书(2022)》《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等重要成果,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大会权威性和品牌力。
本次大会还发布了世界清洁能源装备产业2023年度优秀人物、优秀企业排行榜并颁奖颁证。此外,还举行了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德阳市各区(市、县)、重点产业功能区、驻德阳的央企国企,以及市外的国企在大会现场集中签约展示一批合作项目。2023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签约产业合作项目73个,签约金额2322亿元。
《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力争到2025年,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产值突破5000亿元
在本次大会上,记者获悉,《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即将印发,未来三年成德两地政府将积极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多重战略机遇,以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加快构建高端能源装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敬茂明透露,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产值突破5000亿元,累计攻关技术水平国际一流的能源装备20个以上,研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0个以上,培育储能、光伏两个千亿级产业链,8个百亿级产业链,建成各类国际级创新平台30个以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项以上,企业竞争能力整体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
瞄准目标任务,《行动方案》还部署了优品提质、强链补链、创新攻坚、基础再造、育强培优、绿色智造、开放合作、集群治理八大具体行动,并在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人才引育、用地用能保障、金融支持和优化发展六个方面明确了有含金量的具体政策措施。
敬茂明介绍,为了支持和确保行动方案的实施见效,省级层面还将充分发挥四川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和省领导联系指导重点产业的机制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并将统筹用好省级工业发展资金、科技专项资金,加强对高端能源装备领域的支持力度,将加强人才引育、优先保障用地用能需求、强化金融支撑和优化发展环境,省、市统筹联动,共同支持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早日向世界级集群迈进。
“11+8”示范应用场景受到参会者广泛关注
●今年覆盖领域更全面、展示内容更丰富、创新引领更突出,充分展示了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成效
在本次大会上,“11+8”示范应用场景受到参会者广泛关注。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场景覆盖领域更全面、展示内容更丰富、创新引领更突出,充分展示了德阳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成效。
据悉,“11+8”示范应用场景,由德阳市统一打造的11个示范应用场景和各区(市、县)专场活动8个场景构成。市上重点打造的11个示范应用场景,分为大国重器、前沿科技、能源装备和数字工厂四大板块。
大国重器包括了东方汽轮机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厅”,充分展示了首台30万千瓦汽轮机及G50重型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的诞生历程;国机重装的“高端核能装备极限制造中心”展示了国际领先的极限制造能力。
前沿科技包括了英杰电气的“行业领先的工业电源研发制造工厂”,其自主研制的多项电源产品实现了进口替代;三环科技的“新能源电子元件制造自动化工厂”是西部地区规模化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生产转化基地。
能源装备包括了东方锅炉的“世界最大化学链燃烧碳捕集示范装置”,是全球最大热功率的4兆瓦化学链燃烧中试示范装置,代表了该领域世界最高水平;东方锅炉的“氢能全产业链应用技术示范园”是国内首个制、储、加、用一体化多场景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应用示范园;东方电机的“低碳智慧园区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示范应用场景”是行业领先的清洁、高效、智能的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英杰电气的“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应用场景”是国内首个直流母线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三环科技的“清洁高效分布式能源系统示范应用场景”展示了最高效率的发电技术——陶瓷燃料电池的示范应用。
数字工厂包括了东方汽轮机的“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建成了国内首个叶片加工无人车间及首条黑灯产线、国内首个绿色高效焊接数字化车间、行业首个汽轮机总装数字化车间;特变电工的“绿色城市电线电缆5G智能示范工厂”率先在电缆行业实现了生产设备协同自动作业,开启行业生产新模式。
德阳再添“中国装备科技城”称号
●标志着我省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基础上,再添一个高等级科技创新平台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向德阳授予“中国装备科技城”称号。这标志着我省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基础上,再添一个高等级科技创新平台。
德阳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首,拥有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东方风电、国机重装等一批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的8万吨模锻压机、“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白鹤滩百万机组精品转轮、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等一批“国之重器”,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中国之首”,在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方面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根据发展规划,明确将装备科技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全国领先的装备技术策源中心、川渝重要的装备产业备份中心“三大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就是通过发展高端能源装备、先进冶金装备等优势主导产业,集聚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头部企业,推动高端装备产量保持全球第一,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全国领先的装备技术策源中心,就是突破核电装备、大型电站铸锻件、水电机组等“大国重器”前沿技术,培育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制造功能齐全、辐射支撑性强的高端装备和先进工艺技术策源中心。
建设川渝重要的装备产业备份中心,就是联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推动技术共研、平台共建、成果共转、产业共兴,成为四川制造强省建设的核心引擎,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
按照五年成型、十年成势的“两步走”发展目标,德阳将循序渐进、稳步推动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起势见效——
到2027年,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基本成型,成为成渝地区制造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示范;到2032年,中国装备科技城建设全面成势,成为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的核心支撑;到2035年,建成全国一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装备科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