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电力 >新闻详情

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教育助学帮扶 情暖学子求学路

2023-09-05 15:27:1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易陟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郑红梅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在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棉桠镇一碗水村,国网凉山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张大海,也迎来了自己的“收获”。

国网凉山盐源县供电公司在一碗水村开展2023年大一学生金秋助学活动

“我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我没有让父母失望,没有让自己失望,没有让你们失望。”

“感谢国网凉山供电公司的教育助学帮扶,感谢海哥的帮助,感谢你们的关心支持!”

……

8月31日,国网凉山盐源县供电公司在一碗水村开展2023年大一学生金秋助学活动。71名村里的 “准大学生”们聚在一碗水村会议室,认真聆听着张大海对他们开学前的叮嘱和祝福,并领取了属于他们的助学慰问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收获希望  “连心桥·智援团”照亮求学路

张大海,是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派驻盐源县一碗水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从张书记,到张叔叔,到海哥,大家对他的称呼变了又变。

扎根在一碗水村,8年多的一线工作,让他深刻感受到,教育帮扶的重要意义。

走访一碗水村考生家庭

“读书,是村里孩子生活的出路,更是他们未来的希望,高考对于他们来说尤其重要。” 2017年,张大海开始在村里不断调查走访,对升学的孩子成绩、家庭情况、个人情况等一一做记录。

2019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连心桥·智援团”对凉山州盐源县的一碗水村和喜德县的阿吼村开展“扶志、扶智” “助学、助农”促振兴活动。其中,助学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帮扶一碗水村和阿吼村高三学生升学。

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将教育助学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迅速在一碗水村和阿吼村展开工作。

当年,一碗水村的25名考生在“连心桥·智援团”教育助学帮扶人员的帮助下,全部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一碗水村也成了附近有名的“大学村”。

而远在200多公里以外的阿吼村,同年也有2名考生,“连心桥·智援团”的助学帮扶人员在他们高考前复习和高考后志愿填报时均给予了及时帮助,助力考生们顺利进入大学。

收获梦想  让教育助学帮扶真正帮助到考生

为了让教育助学帮扶真正帮助到考生,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把工作做得很细:建立高中生、大学生台账,动态管理;政策倾向有高中、大学在读的学生家庭,包括低保、临时补助等;定期走访、关爱;提供咨询,志愿填报等;协助学生申请国家相关补助等。

每年高考,最忙碌的就是“连心桥·智援团”的高考服务小组。帮扶人员们提前规划安排,研究填报志愿的情况,根据前几年的分数线进行排序;从预估分开始到成绩出来,组织高考学生到村部展开志愿填报工作,借助高校老师的资源,研究历年录取分数线,帮助考生圆梦大学。

“感谢孟哥一直以来给予我的鼓励和帮助,现在我考上了大学,在学校里我要好好学习,毕业后,我也要像孟哥那样,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喜德县阿吼村的巴久尔补,今年考上了河北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他口中的孟哥,是国网凉山喜德县供电公司“连心桥·智援团”的帮扶老师——孟欣俊。

内向的巴久尔补能说出这番话,实属难得。今年21岁的他,曾经因为情绪和压力等问题导致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是他的帮扶老师孟欣俊,多次与他沟通交流,及时帮助他打开了心结,树立信心,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学。

“去年因为生病耽误了高考,今年我考上了西昌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一碗水村的沈永发经历了休学、复学,终于圆梦自己的理想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他,语气里全是欣喜。

沈永发的帮扶老师是张大海,为了他的“高考”张大海没少费心,多次走访,帮助他坚定高考信心,带动他的家庭发展产业,提高收入,让他学习无后顾之忧……沈永发说,教育助学帮扶让他收获了“梦想”,张大海是他的“贵人”,国网凉山供电公司也是他的“贵人”。

收获未来  扶志扶智赋能乡村振兴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郭阿几,差点错失读大学本科机会的她,在我们的帮助下,顺利进入川北医学院。”

 顺利考上大学的郭阿几

“让我最高兴的是沙少兵,大学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教师。”

“让我最感动的是潘金明,他毅然选择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三定生’,他说,国家电网公司帮了我们那么多,我也要进入国网大家庭,帮助建设我的家乡。”

……

一碗水村成为了有名的“大学生村”

多年来,国网凉山供电公司通过开展“连心桥·智援团”一对一帮扶、组织现场见面会、培训会等形式,面向阿吼村和一碗水村的学生开展线上教学活动500余次,召开三期“双扶两助促振兴”现场启动会,召开例会24次,并长期组织帮扶人员与帮扶学生保持微信、电话沟通。帮助一碗水村、阿吼村累计培养出了252名大学生,教育助学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看到这样的成绩单,最开心的人莫过于张大海和“连心桥·智援团”的帮扶人员们。

“他们是村里的未来。”细数这4年来国网凉山供电公司教育助学帮扶的大学生,他们心里有感动、有欣慰、有祝福、更有豪情。扶志扶智,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将多方的助学帮扶力量汇聚成一股绳,让当地学子走出读书的“困境”,用心用情的帮扶,温暖了他们的求学路。

未来,他们必将成长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一股新兴力量。

(袁雨湉 赵勇 张果 四川经济网记者 陈国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