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社会 >新闻详情

干部成长无捷径 基层锻炼有可为

2023-09-12 14:17:16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万川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郑红梅

“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大家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勉励广大年轻干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充分体现了对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高度重视,充分彰显了对年轻干部成长的关怀与期待。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平时多给自己压担子,关键时刻才能挑起更重的担子。现实中,许多年轻干部学历高、综合素质好,具备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工作认真负责,发展潜力大。但也要看到,一些年轻干部最缺的是实践经验,特别是缺少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经历。正所谓,“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把所有工作都当成考验和锻炼,才能收获最大的成长。

县域是改革与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年轻干部了解基层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最好课堂,也是磨炼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因此,我们的党委和政府、组织部门就应该把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作为一种培养他们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方法,让他们在基层“吃劲”岗位上,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面对矛盾困难,进一步增加对国情民意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锤炼党性、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年轻干部到乡村实践探索寻找“成长路径”,要虚心向当地干部群众学习,重点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补齐能力短板、填补知识弱项、消除经验盲区;要注意改进工作方法,要经常带着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经常到田间地头走一走、老乡炕头坐一坐,聊聊情况、拉拉家常,真正搞清楚自己任职的具体情况,短板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潜力在哪里,找准推进工作的发力点。另外,还要把干事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实心行实政,以实政求实效。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无论来自哪个单位,是什么级别,都要放下身段、放低姿态、放平心态,要时刻保持谦虚低调,让自己真正沉下心、摆进去,主动融入所在地区、所在班子,处理好动嘴与动手的关系,既运筹帷幄做决断,又亲力亲为当先锋,努力做到“高人一筹”,而不是“高人一等”,以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人格魅力带领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向前进,争取在基层有所作为、工作有所突破。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对年轻干部来说,只有加强实践锻炼、真刀真枪打拼,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大胆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真正经受磨砺、收获成长,练就担当任事的宽厚肩膀。

(德阳市罗江区乡村振兴局 张明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