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编者按】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自1996年启动以来,东西部协作已开展27年。在这段动人的历史中,浙江与四川的协作故事格外引人注目。
2021年,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开篇之年,浙江继续加快推进浙川东西部协作工作,明确了全省11个市62个县与四川12个市(州)68个县结对。跨山越海、携手前行中,四川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焕发出越来越蓬勃的活力。
即日起,四川经济网/川经瞭望将从民生、产业、创新等方面,重点聚焦浙江对口支援四川阿坝州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让我们一同聆听这支跨越数载的对口支援交响曲,共同见证这份深沉友情的延续与升华。
视频拍摄、剪辑:李露萍
在长江东端,浙江水乡绚烂着繁荣的色彩;远在其西,川西高原灿烂着古老的文明。两地原本相隔千里,却因医教的力量而结缘相连。
2022年以来,浙江省6所高中与四川省阿坝州6所高中结对、2家医院与阿坝州2家医院结对,浙江累计选派29名骨干教师、10名医技专家赴阿坝州开展“组团式”教育医疗帮扶工作,努力为当地打造“带不走”的专技人才队伍。
两地“组团上阵”,创新医教援助“打法”。搭好“四梁八柱”、注重“技管并进”、坚持“输造并举”,在四川省阿坝州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新的希望之花。
注重“技管并进” “组团上阵”架起健康之桥
越来越多患者选择“留下来”看病
“在金川遇见最美医院,在金川享受健康生活”。金川县人民医院大楼上树立的这排红色大字在碧蓝的天空下显得尤为醒目。这行字所折射的,是浙江与四川在医疗领域紧密合作的深远意义。
金川县人民医院大楼
周玮是挂职金川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的浙江医生。去年6月1日,他带领浙江省首批“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抵达金川。“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打造一支稳固的医疗人才队伍。”周玮表示,他们改革了金川县人民医院的管理模式,借鉴浙江湖州的先进经验,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并调整了绩效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从根本上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将医院发展引导到良性发展轨道,除了在管理上下足功夫,帮扶团队还立足医院实际,补齐空缺学科,提升医疗总和服务能力。
金川县人民医院内一位患者正在导诊岗咨询
71岁的沈永清因糖尿病引发尿毒症,持续做了5年血液透析。“从2018年开始,每周三次,从不间断。”沈永清告诉记者,之前金川县没有血液透析室,他只能坐长途车到马尔康接受治疗。2022年,周玮和同事在金川开设了血液透析室,让金川血透患者在当地即可就医,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浙江医疗队伍的到来,不仅补齐了空缺学科,还加大力度扶持县医院薄弱学科。“之前,患者一听说要做检查,都跑到外面的医院做,不相信我们医院医生的水平。”金川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医生卞致金告诉记者,尽管他是有着5年经验的当地超声科医生,但遗憾的是NT(胎儿颈像透明层检查)他依然不会做。
但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自去年6月浙江医生朱晓娟来了后,手把手教金川的医生操作检查,让院内医生的检查水平突飞猛进。“我结对了3个金川医生,每周都要开展业务培训,每月要开会讨论疑难病例,给金川的医生们教授先进的医学理念。”朱晓娟向记者介绍,他们通过“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等方式努力培养综合医学人才,陆续教授了NT检查等新技术新项目近十项,填补金川县域多项诊疗技术空白。
在阿坝州的黑水县,帮扶团队还运用数字技术推进医疗发展。黑水县人民医院成功接入了浙江嘉兴的5G智慧医联体,开通了远程会诊系统,这也是阿坝州首家急诊实时会诊系统,使得当地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远程医疗服务。
数据显示,2022年,金川县人民医院门急诊量增长6.91%,医疗总收入同比增长13.68%。而黑水县人民医院外转病人数下降26%,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34%。如今,越来越多的阿坝患者选择“留下来”看病。
坚持“输造并举”“组团上阵” 架起教育之梦
5所结对高中本科总上线人数较上年提高79.2%
在黑水县中学校的操场上,高二1班的学生苏拉拉木与同学正愉快地聊天,这一幕与她入学之初的孤僻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家庭原因,她早先性格封闭,但因一部手机,架起她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改变了她的性格。
高二1班的苏拉拉木(右)与同学(左)正在操场上愉快地聊天
苏拉拉木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奶奶和正在读小学的弟弟,由于家距离学校有两小时的车程,她每月只能回家一次。浙江来的老师马逸了解到她家情况后,为苏拉拉木的奶奶购买了一部手机,方便她们日常联系。
苏拉拉木告诉记者,这部手机是她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使她感觉不再孤独。而马逸说:“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既致力于知识的传授,也同样重视学生心理建设。”
“这部手机帮助我打开了心扉,学习上也更加积极,我的英语成绩从原先的20多分增长到了现在的50多分。”苏拉拉木说,在马逸老师的帮助下,她的英语成绩得到了较大提升。
记者还从马逸口中了解到,每日的早读时段,黑水县中学校的学生都会念诵一本由老师为班级整理的重点单词和句型手册,这种方法已经帮助班上约半数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所突破。
黑水县中学校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欢乐运动
马逸表示,针对黑水县中学的教学薄弱点,浙江帮扶团教师坚持“输造并举”,利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等方式,加快学校的教资建设,并结对黑水本地教师,帮助提高教学水平。
泽晓英是黑水县中学的本地英语教师之一,但“教不会”黑水中学校的学生曾让她倍感挫败:“2017年我就开始任教,但学生们经常听不懂我的课。”随着马逸等浙江老师的加入,她的苦恼迎来了转机。黑水本地的老师们从浙江老师那里学习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收获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还在浙江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的校本研训计划,能更好地整合教学知识点,确保学生学有所获。
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来自浙江的黑水县中学校校长赵杰表示,学校为学生提供“精确化”选课和“多对一会诊”式的“精准化”辅导,有效解决学生学习散漫的问题,帮助学生适应新的高考制度。
“此外,我们以篮球和舞蹈为特色,大力投资基础设施,重新建设了体育场和音乐教室,并成立了彩林文学社。”赵杰说,学校正努力创建以“文化为基础、艺体为亮点”的特色培养模式。
黑水县中学校学生在操场上打篮球
今年高考,黑水县中学校本科上线人数由2人上升至11人。结对高中里,除了无高三年级的壤塘县中学,其余5所结对高中的本科总上线人数129名,同比去年净增57人,较上年提高79.2%。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李露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