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电力 >新闻详情

高空救援、破拆搜救……国网四川电力媒体开放日活动展示应急“硬实力”

2023-09-13 19:17:36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赵丁责任编辑:张萍

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拍摄、剪辑:唐千惠)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唐千惠)“首战用我,用我必胜”。9月13日,在四川电力应急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国网四川电力应急中心20名应急救援队员正在进行的是无脚本常态化演练。演练内容主要包括高空应急救援、破拆与搜救、复杂地形驾驶等项目,以及对无人机和冲锋舟等特种装备的使用等。

国网四川电力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

未雨绸缪 以练为战

四川受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象环境影响,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风险较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加快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率先建立了国网公司系统首个电力应急培训基地,实施电力应急培训与救援工作。2020年,该基地已成为国网系统首家被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国家级电力应急演训基地。

记者从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获悉,国网四川电力应急培训基地包含教学管理、技能训练、检阅、野战训练等功能区,设置配电网应急抢修、应急照明网搭建、110千伏应急抢修塔快速组立、应急驾驶技术训练、应急指挥能力训练等11项培训科目,针对应急指挥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开发了应急理论、电网应急、高空心理素质、野外生存、车辆驾驶、水上救援、消防应急避险、特种设备操作、应急医疗救助等53个课程,形成了涵盖基本理论、救援技能、综合演练等符合电力系统实际的应急管理培训课程体系。

国网四川电力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展示的“硬核”装备

完善的培训体系锻造了怎样的应急“铁军”?记者了解到,国网四川电力应急中心按照“平战结合、功能多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快速反应、战斗力强”的原则,在实战中锤炼应急救援电力特种部队,全力打造应急队伍、装备、信息、演训和救援处突五方面“准军事”能力,建设统一规范、科学先进的应急战备体系和响应快速、处置高效的应急处突能力,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反馈提升。

科技先行 高效响应

如今,高科技电力应急“作战”队伍,已成为国网四川电力的一张“新名片”。一支125人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以及省、市、县三级超8000人的应急抢修队伍,共同组成了全川应急作战队伍体系。此外,国网四川电力还形成了“海、陆、空”的立体式救援模式,通过无人飞机、卫星通讯车、充电方舱、应急救援直升机等特种装备,让应急抢险工作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国网四川电力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展示的“硬核”装备

2013年4月,芦山地震中“移动式充电方舱”一战成名,如今已是各类应急抢险中的“常客”;2017年九寨沟地震,抢险队员扛上无人机和摄像机、单兵微波图像传输设备,多角度拍摄电网受损及附近受灾环境情况,并通过移动卫星地面通信系统传回“一手”资料,为科学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支撑依据。

十余年来,国网四川电力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中心181个,集中配置灾情侦察、应急通信、应急供电、特种救援、后勤保障等大型特种应急装备89台;承办和参加“四川省2022年应对突发事件能源保供演练”“四川省2023年电力供应保障应急演练”等省级大型综合演练17次。高水平、专业化的应急装备和队伍,提升了快速响应和救援保障能力,并先后在“4·20”芦山地震等25次应急抢险救援行动中得到了充分检验。

(四川经济网记者 唐千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