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社会 >新闻详情

青川县金子山社区:小小工作室治理大作为

2023-09-18 13:50:05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易陟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郑红梅

“走,我们去社区,让老胡给评评理。”在广元青川县竹园镇金子山社区,老百姓遇到纠纷就会去社区找老胡给说说理。老百姓口中的老胡就是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的负责人胡智洪。

“胡智洪”名师工作室,是社区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金子山社区是原金子山乡撤并后建立起来的,社区成立后面临着许多遗留问题和老百姓之间的产权纠纷,要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把社区治理好,必须将这些矛盾纠纷逐步化解。要调解就得有一个大家能够敞开心扉拉家常的地方,就得找一位老百姓认可的知心人,因此社区决定建立一个矛盾纠纷调解室。

1

胡智洪说:“工作室建立之初社区负责人就找到我进行了谈话,希望找一位群众认可度高、善于处理疑难问题的行家里手来负责工作室,由此我担任了工作室的负责人,并且工作室也以我的名字来命名。我知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心理疏导过程,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需要一定法律专业知识,需要对情况熟悉的人,于是我找到社区的王丽萍和马连岱两位同志加入工作室。王丽萍年轻有文化有法律知识,又是社区的专职工作者。马连岱是一名老村干部,对社区的情况非常熟悉。工作室有了强有力的队伍,工作开展起来就格外顺利,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矛盾纠纷化解成果突出。”

2

工作室按照有场地、有设施、有标识、有制度的“四有”标准进行打造。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腾出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用作工作室,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设备,室内的制度、标识等一应俱全,并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工作室为社区居民在矛盾纠纷发生时,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找到了一个帮忙评理说事的地儿。大部分的矛盾纠纷往往是一个心不服一个气不顺,工作室为纷争双方说事、评理、顺气,很多问题就不会再升级了,慢慢的邻里间若是遇到解不开的结,都会想到来工作室里说一说。在这间小小的工作室里,不少邻里之间的疙瘩事得到化解。

王丽萍讲述了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调解事件:“当年修建高铁临时征收了社区居民90亩土地作为弃渣场,建设完成后对土地进行了复耕,但老百姓觉得复耕没有达到要求,意见非常大。为解决这个问题,社区积极对外招引企业进驻将这块土地利用起来,当时引进了一家养殖公司规划建设肉牛养殖基地。项目有了眉目时社区就召集了相关群众开会集体讨论,群众一致同意建设肉牛养殖基地。就在项目即将落地时,一户老百姓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基地建设,我们多次上门调解也无果,最后我们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化解矛盾,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落地实施。目前,肉牛养殖基地带动周边百姓就业户均每年增加收入8万元以上。”

3

翻开调解台账,3年时间里工作室先后调解了52起矛盾纠纷。如今工作室没有了建立之初的“热闹繁华”,居民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了,日常中的闹心事老百姓自己也会像在工作室里一样讲讲道理、谈谈法律,矛盾纠纷自然而然就化解了。下一步,工作室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加大对老百姓的理论宣讲、法律知识普及、文明新风塑造,在基层治理的舞台上进一步释放自己的能量。

(张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