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宜宾白酒产业发展得好,并不完全是因为山好、水好、土好、微生物好,如果忽视了优秀企业家的因素,宜宾可能“酿”不成“中国酒都”的地位。
上世纪80年代初,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宜宾白酒产业迅猛发展,工农兵学商一齐办酒厂,几经起伏,大浪淘沙。
在众多宜宾酒业人中,陈泽军是一个无法绕开的企业家。
如果没有他,乡镇企业鱼泉酒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可能就倒下,积重难返的叙府酒厂也可能挺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产区品牌“宜宾酒”则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宜宾白酒产业发展得好,并不完全是因为山好、水好、土好、微生物好,如果忽视了优秀企业家的因素,宜宾可能“酿”不成“中国酒都”的地位。
“要来”厂长一职
盘活鱼泉酒厂
1977年,24岁的陈泽军告别生活了7年的军营,来到离家数百里之外的宜宾,被安排在军分区守桥连工作,1981年,又被南岸公社招聘到乡镇企业鱼泉酒厂当会计。
干一行,爱一行。他认为,必须掌握白酒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干起会计工作才更能得心应手,于是他一头扎进生产车间,搬运、磨粉、包装、酿酒……几乎所有酿酒行业的工序都能见到他的身影,而对于会计本职工作,则是放在夜间或公休日完成。逐渐地,他由原来对酿酒的一窍不通,到精熟酿酒这一行。
然而,创办于1976年的鱼泉酒厂,因连年亏损,到1983年已债台高筑,无以为继。乡党委、政府打算“甩包袱”以2万元卖掉酒厂。
30岁的陈泽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知道厂子的病根在哪儿,能救得起来。”他找到乡领导,毛遂自荐当厂长。“我家有3间瓦房,至少值3000元,按1000元抵押。亏损1000元以下,继续让我干,亏损1000元以上,再把厂子卖了不迟。然后把3间瓦房卖了,弥补亏损。”
乡党委会研究后,同意了陈泽军的请求。
当时的鱼泉酒厂只是一个小作坊,只有9个人,总资产4万余元,总负债却高达16万余元,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从接手厂长的第一天起,陈泽军便争分夺秒地为酒厂生存而奔波。
为了寻找原辅料,他一天骑车100多公里拜访7个原、辅、燃料生产单位。要知道当时还是“双轨制”,乡镇企业是不受待见的,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一天之内钢丝竟然抖断了3根。
一次去北京推销,时值寒冬,又突遇西北寒潮导致暴风雪,迫使公交车大量停运。然而,陈泽军硬是顶着暴风雪将两箱、足有80多斤的白酒,用军用腰带系着扛在肩上,步行十多公里前往目的地。
最终,鱼泉酒就这样打进了百货大楼,打开了北京市场。
短短一年多时间,鱼泉酒厂不但活了,当年盈利7万多元,把历年亏损弥补后还盈余2万多元,这在当年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业绩。
鱼泉酒推销到天津后,因过硬的品质,受到了天津人民的青睐。1984年秋季商品贸易会,宜宾市政府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天津市人民政府代表团。对方开门见山要投资“三鱼”(即鱼泉特曲、鱼泉大曲、鱼泉酒)。
为了赶写可行性报告,陈泽军足足三天三夜没合眼,写出了一份投资500万元的可行性报告,将鱼泉酒厂由当时年产18吨扩大到年产2000吨,得到了代表团的认可,签署了当时轰动全国的500万元补偿贸易合同。
1985年全国银根紧缩,这一年可谓是乡镇企业的寒冬,但鱼泉酒厂由于有天津的投资,产销两旺,蒸蒸日上,成为四川省级先进企业、宜宾市标杆企业。
后来,由于鱼泉酒厂与宜宾某大型名酒厂仅一墙之隔,且鱼泉酒厂产出的酒质特别好,该厂开出了很好的条件,鱼泉酒厂非常体面地成为了名酒厂的一分子。
临危受命
盘活并做大做强叙府酒厂
宜宾白酒有两块含金量十足的“招牌”,叙府酒是其中之一。
叙府酒厂,是成立于1979年的国企。1984年获国家银质奖并被授予中国优质酒称号。
但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却一度成了“端着银饭碗要饭”的企业。到1992年,资产负债率高达250%,压得企业根本喘不过气来。
政府和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陈泽军。
“做鱼泉的厂长,心里是有底的;但要救活叙府这样一个资产仅几百万元,负债却有一两千万元的企业,谈何容易!”
然而,陈泽军最终选择了临危受命!
陈泽军第一时间干了四件事:一是从鱼泉酒厂借钱将叙府酒厂长期拖欠的工资付清,恢复生产;二是制定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企业内控标准;三是严格制度、严明纪律,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四是组织精兵强将到销售一线开拓市场,改善造血功能。
在第四件事情上,陈泽军发扬了在鱼泉推销的“四千”精神,即想尽千方百计、跑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历尽千难万险。
这一系列举措,硬是让叙府酒业从陈泽军接手时年销售收入仅几十万元,到1998年销售收入过亿元,资产负债率由原来的250%多下降到了160%多。叙府酒业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出来。
而此后,陈泽军带领叙府酒厂历经两次改制,成功从宜宾众多白酒企业中脱颖而出。
1998年,国家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进实施国企改革,叙府酒厂也身处其中,开启了第一次改制。
员工担心丢了铁饭碗没工作,还担心入股了老板却把钱卷走了。陈泽军做动员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几年前连工资都发不出来,谁管你们了?”“不购买股份会被辞退?谁说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不是白说的。如果为了改制就把你们的饭碗端了,那就是倒退!我们承诺,不管你成不成为股东,只要你不违反规章制度,一个人都不辞退。”……
改制后,企业自主权、员工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推动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短短十多年间,企业资产就由几百万元递增到十多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50%多下降到40%多,年销售收入迈上了十亿元台阶。
第二次改制发生在2018年。当时川酒集团看好叙府酒品牌的巨大潜力,入股叙府酒业,企业进入混改发展新阶段。
在川酒集团的强力赋能下,叙府酒业的内在活力、市场拓展、品牌影响力等进一步激发。2022年,叙府酒业营收达到23.14亿元,同比增长79.94%,且业绩连续4年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了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双提升,成为增长最为迅猛的白酒品牌之一。
老骥伏枥
推动“宜宾酒”发展
宜宾五粮浓香工艺酿出的白酒品质好,但缺乏品牌,原酒大多以低价卖出,众多酒厂不是不想树品牌,只因资金短缺无能为力。
2010年,宜宾成功申请了宜宾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年6月,国家商标局受理了宜宾白酒协会申请的“宜宾酒集体商标”。
陈泽军认为,宜宾酒企抱团发展的时机已成熟,提出组建一个由宜宾众多中小企业参与的联合集团公司,这一可行的提议得到了宜宾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大多企业家的认可。这在全国都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借鉴。
在宜宾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2015年底,28家规上酒企携起手来,组建了宜宾酒企联盟——“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让中小酒企从单打独斗转为抱团发展。陈泽军老骥伏枥,高龄出任宜宾酒公司首任董事长。
品质方面,陈泽军带领宜宾酒公司,始终坚守原酒等级认定体系、酒体设计体系、成品酒出厂验收体系三重质保体系,铸就了品质典范。
品牌建设方面,宜宾酒公司依托宜宾产区优越的酿造环境、“宜宾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商标注册两大优势、酒企联盟强大的生产和技术力量等优势,着力强化“宜宾酒”品牌形象。
市场方面,顺应消费升级,公司在充分继承和发挥高档多粮浓香型固态发酵酒的基础上,研发出了风格更高雅、饮后更舒适、口感更醇美的宜宾酒,给消费者更丰满的饮用体验,并以“产品多元+高品质+高性价比”策略征战市场,赢得消费者青睐,让宜宾酒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宜宾酒公司,是宜宾白酒产业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和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点示范企业。为进一步推动白酒、早茶等优势资源整合,培育更多的“川酒”“川茶”品牌,2019年9月,宜宾市设立国有独资平台——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7月,四川酒茶集团出资并持有宜宾酒公司约47.43%股份,正式入主宜宾酒公司。
此时,原本当初就抱着“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想法的陈泽军,毫不留恋地卸任宜宾酒公司董事长一职,把打造这张产区品牌的事业,交接给了赓续接力的新团队。
陈泽军说,宜宾是中国白酒之都,历史上,一代代宜宾酿酒人的努力,让宜宾的白酒声名远播,产业不断壮大。现在,宜宾酒公司以品质为基础,为“宜宾产区”再贡献一个白酒品牌,让中国酒都,香醉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产区品牌宜宾酒必将成为酒都的第二艘‘酒届航母’。”
2010年:“宜宾酒”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5年:“宜宾酒集体商标”被受理。
2015年:组建宜宾酒企联盟——“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四川酒茶集团入主宜宾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