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白墙黛瓦的川南民居;村民富足,安居乐业,绿水青山的画卷里点缀着一个个清秀雅丽的小村庄。今年来,隆昌市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以来,从单纯地抓户属设施项目转变为户属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和聚居点建设三者兼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家园美”汇聚“乡村美”,和美乡村美景如画。
双龙村院坝会
院坝会上听民声
自建自管有活力
9月25日上午,内江市隆昌市胡家镇双龙村张家湾示范院落,屋外小雨淅淅沥沥,村民代表围坐在屋内参加“院坝会”。这次“院坝会”因为下雨便开在屋内,参会的还有镇、村两级党员干部。
农村面貌改善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院坝会”上,镇村干部与村民代表们聚焦问题,一一宣传讨论。“农村面貌的改善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咱们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农村也能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具体要改什么?怎么改?才能改到大家的心坎上,需要在座各位畅所欲言。”胡家镇党委书记曾祖会一番真挚的发言赢得了村民的积极回应。
“我家的院坝里养了鸡鸭,想规整一下,让院坝不那么乱,那么脏。”“我家房子是砖房,想粉刷一下,看起来更亮堂。”“我们都想有一个可以跳坝坝舞的地方,建议把香樟树下那个坝子硬化一下。”村民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热情表达着改善意愿。
张家湾示范院落位于隆昌市乡村振兴示范区,从栽桑养蚕到种稻养虾,村民们勤劳致富,生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富裕程度。整个院落30户农房,建房标准比较高,最需要解决的是环境“杂乱脏”及完善休闲院坝、便道等公共配套设施。
“下一步,还将成立院事会,院落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双龙村党总支书记卢小勇介绍,实施相应的户属设施和公共区域改造项目都要将村民的诉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成立院事会,不仅能充分发挥村民“建设与管理”的主体作用,还能让院落在村民的建设治理下变得秩序井然、生机勃勃。
黄荆村村民忙着修新房
政策补贴得民心
院落更新焕新颜
同一时间,位于隆昌市普润镇黄荆村2组的大湾院落,村民们正忙着在“微菜园”里种上小白菜、莲花白等时令蔬菜。村民邬齐柱则和请来的工人师傅一起安装下水管。他的邻居张从芝、张从楷、张德海也在忙着修新房。
邬齐柱以前住的土坯房,一到下雨天就犯愁。“早都想重修了。”邬齐柱说道,镇村干部多次召开院坝会,宣传农村面貌改善,大家都想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加上有政策补贴,大家都支持拥护。
张从芝夫妻俩一直在城里儿子家居住,自家的土坯房倒成了残垣断壁。本想着在城里颐养天年的夫妻俩,看到院落日新月异的变化,动了回老家修房养老的念头。张从楷、张德海本打算过几年才修房,听了政策宣传也立即行动起来。
“推了唯一住房土坯房重建有一万元补贴,推了留权有6千元补贴。”黄荆村党总支书记颜太容介绍,大湾院落有27户,土坯房就有13户,占大院总户数的40%,公共区域及土坯房内部条件非常差。经过政策宣传,已拆除土坯房11户,维修加固土坯房2户,新建5户,对于拆旧留权的土坯房,以微菜园的方式保留群众最关心的原有“屋基”。
据了解,从2023年开始,隆昌市分5年5个批次推进11个镇和2个涉农街道的农村面貌改善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普润镇、胡家镇、圣灯镇、金鹅街道光辉村成为2023年第一批次改善的镇(村)。
以人居环境为切入点,隆昌市按照提升一批、巩固一批、整治一批“三个一批”的要求,倒排工期,分类推进106个示范院落建设,全力提升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林巧 四川经济网记者 毛春燕 李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