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资中县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改出农村新风貌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 (记者 毛春燕 李弘)10月27日,资中县政府新闻办召开“美乡优城”新闻发布会,通报资中县在深入推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亮点、成效、举措。

资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明远介绍,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按照省委“乡村建设行动”和内江市委“美乡优城”重要部署,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坚持“整体安排、分别实施、渐次推进、多元参与”原则。从2023年开始,分5年5个批次实施全县22个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推动全县农村面貌实现根本性转变。今年,首批实施的4个目标镇农村面貌改善进展顺利、群众满意度较高,第二批准备实施的5个目标镇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DSC_5319.JPG

新闻发布会

资中县首批实施的4个目标镇为银山镇、公民镇、双河镇、陈家镇。杨明远介绍,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实施以来,农房品质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治理富有成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社会事业提质增效,公共服务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4个目标镇组织68支施工队1000余名工匠,改造农房10191户,其中,整治危旧房、土坯房、偏杂房2492户,改造厨房564户、厕所4259户,新建入户路3.6万平方米,整治排水沟4.39万米,改造“微田园”941个,264个20户以上院落公共区域项目已全部完工。

全县围绕“五网”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城乡供水设施、燃气管网、农村电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板新路、归沙路、球马路等省道县道重点项目加快建设。4个目标镇新(改)建农村公路77公里,新建供水管道8.1公里,5G通达率100%,天然气通达率100%。

资中县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成分类收集点270个,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千村示范工程”20个。

全县推广建立乡风文明积分量化体系,落实“正负”双向积分、“红黑榜”晾晒机制,设立“积分超市”“文明银行”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

产业振兴是五大振兴之首,也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资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4个目标镇共50个行政村或农村社区,均发展了1-2个主导产业,主要包括粮油、血橙、生猪、水产、蔬菜、蚕桑等产业。

作为首批开展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的银山镇,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340余名市、县、镇、村干部组成的农村面貌改善攻坚队伍,落实“包村包社包院包户”四包工作机制,建立农村面貌改善进度每日调度机制,镇班子成员、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周到1个院落开展现场评比,学习工作经验、对照查摆问题,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

资中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实施的目标镇分别是鱼溪镇、铁佛镇、高楼镇、归德镇、新桥镇5个镇,现正在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规划编制、统筹安排项目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