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南充讯(记者 李国富)11月9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伯乐表示,近年来,南充市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牢牢守住嘉陵江优质水环境质量、川中最秀美的丘陵、巴蜀最宜居的环境为己任,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奋力推进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南充共有3县(市)成功创建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发布会现场
会上,阆中、西充、仪陇就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作经验分享。
阆中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家江介绍了阆中市省级生态县推进落实情况。阆中市始终坚持鲜明“三大导向”,不断强化生态理念。不断夯实生态基础。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依托阆中“一江四河一库”优质水源,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建成“千吨万人”城乡集中供水工程6处,延伸供水管网760余公里,设立355名行政河长、3名记者河长、15名河道警长、2名河道检察长、31个市级联络单位,成立河湖保护服务中心,积极推动建立“网格+执法”的综合监管机制,铁腕整治河道采砂乱象。通过整治,阆中恢复河道岸线约7千米。
此外,阆中市建成集中处理设施90座,终端设施1500余座,行政村覆盖率达90%,农户受益率七成以上,2020年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实施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工程。按照“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团队运作、集中收运处理”的思路,从2015年起累计投入资金43亿元,建成1座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23个乡镇垃圾收储中心、4262个农村垃圾转运点,收转运处置体系覆盖280个行政村(居),全面完成了天宫镇五龙村、思依镇大益湾村、老观镇双庙村等45个村庄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试点工作,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西充县立足自然生态禀赋优势,鲜明提出‘生态经济强县’发展战略,开创了一条‘生态为基、绿色发展’的崛起之路,努力将西充打造成生态空间合理、产业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西充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向军介绍了西充省级生态县推进落实情况。据他介绍,该县坚持有机引领,推动绿色转型,立足“生态”优势,实施“全域有机三年攻坚行动”,连片打造35万亩国家有机粮食安全产业带,建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27万亩,105个品种获得有机认证,规模稳居西部第一。先后举办4次国际有机盛会,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永久会址落户西充。
仪陇生态环境局监测站站长程梅通过展示图片、举例子等形式,介绍了仪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推进落实情况。程梅介绍,仪陇县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按照“基地对接、异地储运、有效处理”的原则,发展蚕桑、柑橘、生猪等种养循环绿色示范基地60余万亩。着眼工农互动、拉长链条,引导香港利达丰、浙江中味等龙头企业,延链发展有机蚕桑、加工型蔬菜,万亩蚕桑获得有机认证,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共赢。
同时,仪陇县积极培育生态旅游新业态、新品牌,精心打造朱德故里、德园等A级旅游景区6个、乡村旅游景点15个、生态旅游品牌23个,被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