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一】
有一种气韵叫岷江。岷山那圣洁的灵魂,催生出一条丝滑飘展的大江,一条浩荡神奇的大江。
岷江不仅是天府之根,也是“五粮液”之源。这些天里,我们从岷江源头,由松潘自北向南,一路经茂县、汶川、都江堰,而后穿过成都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再经青神、乐山、犍为,最后到达宜宾。
岷江上游风景
一路上,这条大江或左或右,始终相伴。有时穿峡过涧,汹涌澎湃,有时宽展无限,气脉深涵。站在都江堰坝头,看水分为两股欢快而去,滋养出广袤富饶的成都平原。现在这里成了游人的天堂,他们走吊桥,看流水,一路欢声。
在彭山东北的江口古镇,岸边巴茅草满江摇荡,一直摇荡到天边。远远望去,岷江支流府河与金马河汇合处,仍然是江面宽阔,波翻浪卷,白色的鸥鸟起起落落。这里正是人们熟悉的沉银湾,曾经出水文物70000余件,由此证明张献忠沉银的真实性。史上在江口发生过五次大战,曾经沉浑的战场,现在江明水净。一条大江不知沉埋着多少财宝与故事。
调研眉山三苏祠 (乔薇 摄)
在眉山逗留了很久,因为“三苏”。这里是岷江之水滋润的地方,也必然会滋润出一代文豪。这似乎是一种历史使然。
江河行大地,风雨共名山。在乐山,带有野性的大渡河与婉转悠扬的青衣江汇合。两条水流合成一股,最终汇入岷江。汇流点离乐山大佛不远,也可以说,乐山大佛就在三江汇合处。
纳入大渡河与青衣江的岷江,水量猛然增多,气势非凡,波浪滔天,流水翻涌着直逼乐山,遇到沉稳超然的大佛,又不得不翻转浪潮,往下游冲去。
【二】
再往前就是宜宾了。岷江至此,终于走到了终点。
在这里我要把眼睛闭起来,只有闭上眼睛才能感受到三江汇流的豪迈动感。那是岷江与金沙江的汇流啊,多么了不起的两条大江,它们各自都有开天辟地的能量和使命,都能承载无数赞歌与诗篇。但是它们还是要合二为一,为的是合成一条更为伟大的江,那就是万里长江。无数条山川河溪的凝聚,冲破亘古的蛮荒,最终踏上又一条创造文明的神奇之旅。
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汇流(老照片)
岷江造就了李冰,造就了苏轼,造就了郭沫若,造就了李劼人,同时还造就了传世佳酿——五粮液。
这不是巧合,仍旧是必然。五粮液的诞生地宜宾,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在这里汇合,被誉为“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是最优、最美酿酒生态核心区。五粮液依江而生,也必然要包容万象,张开怀抱,走向五湖四海。大江之汇,让宜宾五粮液,成为一首诗的诗眼。
宜宾历史上就是一个十分繁忙的城市,也是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
百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宜宾文化传承的血脉。宜宾曾名叙州,现在还存有着明清时代的叙州城墙。
百二河山坊
夜幕降临,借着点点月光走到江边,到处皆是碑石铭刻,亭楼牌坊。老顺河街口,城墙的外面,有一个百二河山坊。“百二河山”即指山河险固,国力强盛。还有一块唐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纪功碑”。韦皋总镇川蜀,击退吐蕃,保证了宜宾及川南的安定与发展。
高大的榕树,从城墙上伸下根须,根须又抓紧块块砖石,成了另一种风景。
宜宾城的厚重历史,离不开岷江、金沙江和长江。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运送货物的船只大都在这里集中,宜宾也就成了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在这里,有人拉纤,有人背物,人们沿着金沙江、岷江而来,逆着长江而来,来这个繁闹畅旺的小城。那可真是上下繁忙,舟船相接,人抬肩挑,号子连片。吃、住、用之物,无所不有,茶楼酒肆,歌厅舞榭,随处可见。
曾经很长时间段内,这个叫做宜宾的地方,着实让一波波外乡人感到了安逸与归属。但安逸之余仍需要释怀,需要寄物寓情。“何处借我一壶酒,醉到明年秋满楼。”酒,成为一种媒介,一种思乡的载物。于是酒作坊应运而生。
【三】
历经逾千年传承的古法工艺,从一滴水、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
事实上,新石器时代的“夹砂红陶杯”、古老的酒具,就是宜宾四千多年酿酒史的实证。岷江水质清透,宜宾又土地肥沃,盛产好粮,酿酒业自古兴盛。
时间到了765年,诗人杜甫辞去检校工部员外郎,离开成都东下,船至戎州(今宜宾)时,于东楼(今宜宾北城东楼街)赴宴。杜甫品尝的“重碧酒”(五粮液前身)就是戎州特产。“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美酒引得“诗圣”诗情大发。
1098年,黄庭坚犯谏被贬谪为涪州别驾,朝廷为避亲嫌,把他转而安置于戎州,住这里时,本地“姚氏酒坊”坊主姚君玉仰慕其名,取佳酿“姚子雪曲”盛情款待。另一位大诗人陆游在1177年,被任命为叙州知州,他饮了“姚子雪曲”也大加赞赏,并将叙州视为颐养天年的最佳之地。此前,黄庭坚曾发宏愿要“止酒十五年”,但遇上色泽清透、口感醇厚的“姚子雪曲”,却难抵诱惑,发出了“杯行到手莫留残”的感慨。
流杯池公园(曾朗 摄)
他们也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寻到江北天然峡谷裂石处,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美意建了流杯池。黄庭坚常邀友人对池而坐,拈杯把盏,赋诗酬唱。曲水流觞处,诗声酒声从峡谷传上去,那种豪爽快意,直到今天我们仿佛还能听到。
人说道有五行,儒有五常,神有五帝,民也以五谷为养。五粮玉液,集五粮之精华而传承逾千年。因大米及糯米历来珍贵,故此酒产量稀少,仅名公巨卿、文人墨客方可享用得到。
明初以来,以“长发升”“利川永”“听月楼”“天锡福”“刘鼎兴”“钟三和”“张万和”“全恒昌”等八大古酒坊为代表的诸多酒坊相继出现,宜宾形成了酒肆林立的繁华景象。
美酒沿水路东流,销往长江中下游,其中“利川永”所酿最为稀缺。我看到一幅老照片,“利川永”古酒坊白色的高墙、红色的大门,气派庄严。
【四】
漫步在码头附近的老街,依稀能看到旧时的景象。窄狭的街上拥挤着一个个高墙大院,那是怎样的一种繁华,至今仍旧能从一方方砖石、一扇扇门窗、一块块匾额中诉说出来。
早起的一声喊,串起了多少自在,多少舒坦。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对着奔流的三江水,真个是颜色清灵,音声婉转。酿酒的汉子在酒坊里听了,更是干劲十足。
五粮液长发升古酒坊
码头号子远去了,1368年的酒作坊还在。在老街的一隅,我们看到了标注着国保单位的“老古董”——五粮液“长发升”古酒坊。还是砖石老墙,老门老窗,只看外表,谁也不会想到里面每一口窖池里不计其数的酿酒微生物都还活跃着。
神秘的大门吱呀一声,厚重的历史感即刻包围过来,包围过来的还有浓浓的“糟香”味,那味道即刻就能让人沉醉。
一堆堆窖泥封住了酒糟,深幽的古窖池,泛着微光。别小看这些窖泥,它们的年龄可都超过了655岁。微生物在窖泥里面不断生长且十分活跃,代代繁衍承传。这是我国现存最早、发酵时间最长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彰显了中国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厚重底蕴。
“长发升”古窖池
宜宾特有的弱酸性黄黏土,含沙量少、细腻、黏性强,含有磷、铁、镍、钴等微量成分,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繁衍生息。经过数百年的积淀,五粮液古窖泥已经珍贵到无法用金钱衡量。所以五粮液的工作人员说,别看这不大的古作坊,里面酿出来的酒却很珍贵,不仅因为产量少,更因为这稀缺的古窖池。
酿酒师傅不停地忙着,他一锨锨将酒糟用泥封起来,直到密封得结结实实。师傅一看就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老匠人,而那张锨,也差不多成了古董。师傅说,这样一封,要七十天。七十天的大梦,要慢慢做了。
离开的时候,天已经大黑。古酒坊的大门关上,却觉得另一扇大门在心内打开。
【五】
五粮液产业园区就坐落在岷江边上,源源不断的清流流入一个个车间,与粮食混合,蒸煮、发酵、蒸馏、勾调,最终变成一滴滴晶莹剔透的美酒琼浆。
十里酒城,诠释着五粮液的精魂。来到五粮液的“五二三”酿酒车间,“五”代表五粮液,“二三”是车间序号。“五二三”可谓大,一个车间一万多口窖池,三千多人。精干的汉子,上身着红衣,下身黑裤子,裸露着健壮的臂膀和小腿。
五粮液“五二三”酿酒车间
来的时候,正看到他们手提两桶水,奔来奔去,手脚麻利,操作细致。长久地在窖房里劳作,每个匠人都历练得强壮有劲。
他们浑身每块肌肉里都有记忆,关于每一锨、每一桶的记忆,关于美酒品质的记忆。车间里弥漫着美酒的芳香,大锅起处,又是一次浪漫的邂逅。那些酒糟,在铁锨的扬起处,兴奋地拥挤着,跳荡着。它们本就是酿酒的精灵。
半坡上看去,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椭圆顶窖房,就像滔滔的大江巨浪。转回头是五粮液酒圣山,青石圣山雄狮俯卧,两眼炯炯有神,威视前方。酒圣女婀娜端坐于狮背,神态安详 ,这看似冲突的两种形象却完美融合在一起,形象地诠释了白酒——水的外形、 火的秉性。
五粮液生态环保湿地、望江楼与岷江
大家在紧靠岷江的望江楼上谈五粮液,窗含宽阔的大江,汹涌的大江,清爽的湿漉漉的风扑面而来。
五粮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佳说,他从小就是喝岷江水长大的,岷江的水甘甜、温润,五粮液也是甘甜、温润的。
这几天,走的是江,品的是酒,酒是那般善解人意,一滴酒入肠,管愁、管乐、管豪情万丈。多少情意是酒的情意,多少诗情是酒的催生。李白带一壶酒从四川上路,明月皎皎,白云悠悠,千山万水不用愁,直走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五粮美酒芬芳,站在高处远远望去,烟霞弥漫,大江横流,五粮液瓶楼,正高高托起于一片灿红中。
【作者简介】
王剑冰,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外散文诗协会副主席,全国鲁迅文学奖二、三、四届评委。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由阿坝、宜宾两地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