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实习记者 李松姿 文/图)提高“川种”核心竞争力,种业园区如何发力?12月13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上,天府现代种业园水稻育种首席专家李平介绍,天府现代种业园正从五方面入手提高“川种”核心竞争力。
天府现代种业园水稻育种首席专家李平介绍有关情况
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已于今年9月10日正式揭牌,储存能力达180万份(剂)。接下来将加快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的运营,推动种业资源要素向园区聚集,强化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种质创新利用,实现资源“存”“析”“用”,为四川培育优良品种提供源头活水。
强化前沿技术研究布局。一方面加强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营,实现育种技术跨越、产量瓶颈突破和绿色新品种选育,增强种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支持园区企业在川建立研发总部和区域研发中心,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育种研发,加快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抗逆当家品种、酿酒专用粮品种、米粉加工专用稻品种以及具有重金属低吸附特性的本土突破性品种,支持我省天府粮仓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
强化现代种业综合服务。筹建中国西南首个市场化现代种业创新服务平台——天府现代种业创新服务平台,精耕分子育种、品种选育、检测试验三大领域,同步开展创新孵化、成果转化,为全省种业企业、科研院所提供现代种业科技综合服务,助力种业市场主体发展,提升市场主体竞争力。
强化制种基地建设。目前,邛崃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稳定在2.8万亩以上,年产杂交水稻种子约620万公斤,连续三轮获批国家级制种大县,为我省粮食生产提供了种子保障。下一步,规划建设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8万亩,为高效、高质量种子生产提供保障。
强化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上,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玉米品种“优迪899”以1200万元的成交价成功签约,引起广泛关注。下一步将办好专业展会,线上线下推介优良品种,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优良品种的加速转化。
据了解,天府现代种业园自2018年成立以来,围绕”种源保护利用—商业研发转化—规模生产推广“产业全链条,已建成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农业农村部天府种业创新重点实验室等”一库一院五中心“功能平台,组建西南首支1.5亿元种业基金,招引培育种业领军企业及关联企业24家,入驻科研团队10个,培育新品种35个,成功举办天府国际种博会等专业展会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