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达州讯(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12月20日,历时8个多月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达州工人运动历史馆(达州劳模工匠风采馆)正式对外开放。
开馆现场
达州工人运动历史馆(达州劳模工匠风采馆)位于达州市工人文化宫A区,以“巴山工运 匠心力量”为主题,是达州百年工运历史的重要载体,是先进劳动者的光辉殿堂,也是广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基地。展馆分为“巴山春晓 达州工运启征程”“激情岁月 艰苦奋斗创伟业”“改革开放 踏浪前行立潮头”“壮丽航程 奋楫扬帆新时代”等四个章节。
展馆内部陈展
达州工人运动历史馆记录了自1923年王维舟修建“工字楼”起,百年来达州红色工运的重大历史,王维舟、张爱萍、魏传统、李家俊等4名达州工人运动先驱的故事。展馆用重大活动照片、图表、文字、影视、实物等相关资料150余件,展现了达州工人阶级的斗争历程和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劳模工匠风采馆是达州工人运动历史馆的“馆中馆”,分为“工匠记忆”“劳模风采”“你也能够”三个章节。集中展示了达州本土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8项传统技艺和2名巴渠工匠;围绕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服饰6大产业,通过13名劳动模范、7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四川工匠、2名巴渠工匠、3个五一劳动奖状、3个工人先锋号先进群体等的示范引领,呈现了达州现代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和广阔前景。
展馆内部布展
同时,劳模工匠风采馆通过多媒体交互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达州各级各类劳模工匠的先进事迹1000余条、各行各业工匠的创新成果15项。运用浮雕、绘画、多媒体等方式,全景展现达州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在全国全省工运背景中的发展历程及突出成就,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达州各行各业涌现的劳模工匠和先进人物及创新成果。
两馆布展时还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运用多个智能互动大屏详细介绍了“数字工会”的建设情况。其中,“工会之窗”由触控一体机控制,可与观展人群互动,既能演示工会概况、数字工会、法律法规等内容,也能对工会组织、工会会员、劳模风采等大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参观者可通过“数字橱窗”点击透明屏,查看劳动奖章、证书及相关介绍,现场查阅劳模工匠群体的大数据,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并透过“活起来”的老照片、老物件,追寻劳模精神的传承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