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李洋)12月25日,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邛崃市大同镇孔家山村孔家大院、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东升大桥、青羊区成都市人民公园鹤鸣桥、锦江区暑袜北一街79号门坊等31处老建筑即将申报历史建筑。
据悉,自2023年初成都市公布第二十一批、二十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全市累计纳入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建(构)筑已达392处。
孔家大院
孔家大院位于大同镇孔家山村2组,相传该栋房屋为孔家山村孔姓始祖孔胤星迁居孔家山时开荒发现,经修缮后便在此落脚生活,后人一直居住在此,逐步繁衍壮大,逐步延续至今。
孔家大院作为孔家山村传统文化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文化振兴带来乡村振兴,孔家山村以传统文化为核心,推动一系列文化旅游项目,普惠当地百姓,于2021年入选首批成都市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
从建筑价值角度评估,孔家大院总体平面为矩形分布,其建筑平面呈内八“凹”字型布局,并根据当地“千金龙门子四两屋”的建造规制或俗成,将龙门子(院门)设在南面偏东位置,为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求,东面铺做较大的院坝空间。总体院落布局充分体现了川西林盘民居特点。
鹤鸣桥
鹤鸣桥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祠堂街9号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入口处。该桥与鹤鸣茶社同为1923年修建,并以“鹤鸣桥”命名,自建成后使用至今,其功能未发生变化或停用。
据了解,鹤鸣桥与鹤鸣茶社同为成都大邑县龚姓商人所建,因后期经营不善,在1940年将鹤鸣茶社转给了熊绰云,熊氏请书法家王家桢题写“鹤鸣”横额。少城公园曾有几大茶社,如“枕流”多为学生、“永聚”多为富商、“绿荫阁”多为士绅、“射德会”多为习武者……“鹤鸣”则多为文士。鹤鸣茶社是成都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老茶馆,至今已有一百年历史。
鹤鸣桥是通往鹤鸣茶社主要路径,与鹤鸣茶社、鹤鸣牌坊已形成一体,三者不可分割,是人民公园不可或缺的景观建筑。鹤鸣桥拱碹采用青砖砌筑,做双孔实腹式结构,能够起到缩减桥体跨径,分散桥面产生的荷载。该桥屹立百年而不倒,且整体保存状况尚好,未发现桥体结构存在沉降、开裂、变形状况,说明了砖砌拱桥的高超技术。
(图片由成都市住建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