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教育 >新闻详情

如何做优网络教研?名师、专家齐聚成都市建设路小学破题

2024-01-09 18:41:11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王颖校对:魏文红责任编辑:张萍审核:张瑞灵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刘佩佩)近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成都市建设路小学共同承办的“小学数学网络教研的创新实践——成都市名师和名校(园)长工作室高品质开放活动暨2023成都市第三届数学名师工作室共同体研讨活动”在成都市建设路小学建功校区举行。

在专家讲座环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川老师从“网络教研是缩小与发达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差距的途径”“网络教研是区域研修从浅表交流走向深度思考的桥梁”“网络教研需要强大的资源库作支撑”“网络教研如何才能走向深度教研”四个方面介绍了网络教研的现实价值和实践框架。

专家讲座图.jpg

专家讲座

在主题分享环节,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数学组的老师们详细介绍了该校为解决教研活动难聚齐、个人教案难创新、教师备课困惑多、教师成长速度慢等问题而实施的网络教研以及该校采用网络教研和校本化创新协同,摸索形成的“1+3+5”集体备课模式。

课例展示3.jpg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教师文虹冬带来课例《千以内数的认识》

在课例展示环节,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教师文虹冬带来课例《千以内数的认识》。现场,文虹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在专家点评环节,成都师范学院数学学院院长牟天伟教授指出,网络教研能突破时空限制,整合优质资源,促进校际、区域之间的高位均衡发展,能引领学校创新教研的内容、形式,实现人机协同与互补。

成都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智慧教育推进办副主任张涛表示,成都市建设路小学“1+3+5”备课模式既是对区域“1+4+N”的校本化实践,更是一种大胆创新。他期望,从区域的“1+4”出发,生成一种全区域的网络教研的样态,区域名师工作室、学科中心组、学校的教研组能够更深入广泛地联动,实现网络教研效益的最大化。

校长致辞图.jpg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校长戚邓发言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校长戚邓表示,在新一轮课改与教育教学数字化的背景下,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教研水平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该校将在教不停、研不止、细备课、精教学的理念下持续开展网络教研集体备课活动,做好网络教研优质资源的常态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据悉,本次教研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面向全市广大教师和家长进行网络直播,开放式的教研平台让教师们在听课过程中实时讨论点评,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切实达到了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新闻链接:

“1+3+5”集体备课模式

成都市建设路小学在区域“1+4+N”区校联动备课机制的指导下,结合校情进行了校本化创新,摸索形成了“1+3+5”网络集体备课模式。

“1”指的是“三实”备课核心目标,要有真实的问题、朴实的作风和扎实的内容。为达到这个核心目标,老师们在备课中确定了3个关键点,即:指向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靶点”,指向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疑点”,定于分解核心问题形成问题串的“落点”,同时提出了符合校情的“5步进阶备课路径”,即:析内容、定靶点;研学情、找疑点;精试讲、探疑点;细分解、研落点;敲共稿、复反思。

(图片由成都市建设路小学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