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文/图)1月28日,内江市东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内江市东兴区人民政府区长余梅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2023年工作进行回顾,也对2024年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现场
回眸2023年: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内江市东兴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坚定不移以“服务大局、保持定力;城乡并进、共同富裕”为总抓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年来,东兴区坚持把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内江天冬”入选四川品牌培育工程、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入选全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名单,“中国天冬之乡”品牌影响力、知名度稳步提升;
新材料业态聚合效应初显,总投资10亿元的晶华胶粘项目开工建设,内江融通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全面投产、顺利入规,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完成产值15.1亿元,实现倍增;
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成功入选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培育库,产业园D区一期主体工程建成投用,服务外包业务总量突破20亿元、占全市的85%。
一年来,东兴区凝聚合力、美乡优城,持续打造城乡发展新格局。
开展以老旧小区改造为重点的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行动,划定兴盛路、东兴老街等4个城市更新片区,打造民江小区、栖凤苑等4个示范小区,改造老旧小区79栋、3398户,红牌路东延线、赛峨路等4条道路建成投用,城市面貌显著提升;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首批实施的富溪、东兴、田家分别进入一、二、三季度全市“八比八看”红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民生保障方面,东兴区投入民生领域资金26.4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1%。完成10件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项目,完成54项省市下达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8090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8.19万人。保障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等困难群体52.92万人次,低保保障率提高到3.08%。
展望2024年: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产业强区
旧岁已逝,新程再起。2024年,东兴区将重点聚焦哪些领域?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报告明确: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服务大局、保持定力;城乡并进、共同富裕”为总抓手,以城乡融合为主线、以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扎实推进五大攻坚行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量的较快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产业强区,奋力开创东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聚焦项目建设,今年东兴区将推进4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73.14亿元。做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荣高效特色农业合作园区、沱江左岸生态文化建设项目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13个项目开工建设,29个项目加快建设,14个项目建成投用。
聚力乡村振兴,东兴区将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2万亩。确保出栏生猪60万头,确保出栏肉牛0.86万头、肉羊17万只,确保水产产量达3.32万吨。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东兴区加快推进东兴新城片区安置还房及区域道路路网等城市更新项目,围绕基础设施完善、安全隐患消除、适老化改造、生活品质提高等内容,完成德馨苑等16个老旧小区、5700余户改造。全力推进圣宴路、圣峨路等6条城区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区路网。
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东兴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巩固首批3个目标镇(街道)农村面貌改善成效,因地制宜推进永兴、郭北、椑木、新江街道4个第二批目标镇(街道)农村面貌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60公里以上。
此外,东兴区还将集群发展第三产业,全力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积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范长江故里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东兴老街创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大力推广“长江故里清风扬”廉洁文化品牌。持续推进东兴老街文旅融合提升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更好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