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新型工业化看四川·看根基之牢丨四川:工业逐“新” 驰而不息

2024-02-06 11:56:04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刘佩佩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微信图片_20240206111852.png

2024年一季度,四川拼搏工业“开门红”的进度即将过半,“拼”的成效逐步显现——

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堆芯支承结构中的石墨材料,已于日前正式发布,实现了该类关键材料国产化“从0到1”的突破。

另一边,全球功率最高的溶液型医用同位素生产堆已在乐山市夹江县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提升我国核医学诊断、治疗能力。

……

ded06dd326c773854db6feeff40ffc7.jpg

医用同位素试验堆建设现场(蒋培路 摄)

四川工业正不断擦亮新色、点亮新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先人一步者赢。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四川,将如何作答时代考卷?

奋楫“逐”新,只争朝夕!四川提出,到2027年,制造强省建设取得新成效,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成效明显。

当前,四川正以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引擎,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从历史深处看四川逐“新”的“热血基因”

1月,在极米10周年新品发布会上,极米科技推出智能投影RS 10 Ultra和RS 10 Ultra典藏版,并表示将推动投影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开启投影未来十年新篇章。

作为一家四川本土企业,极米用10年时间,成就了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中一道绚丽的光影。而在距其18公里的成都东郊记忆,从历史深处而来的光影,历经半个多世纪仍在闪耀。

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成都东郊开始规划和建设以电子、机械、仪表等为主体的大型工业区,并将成都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其中,在国营红光电子管厂诞生了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投影显像管和第一支有电子工业“原子弹”之称的彩色显像管,拉开了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70多年来,从显示产业追光“先行者”的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再到如今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极米,一个又一个企业接棒推动着四川的工业化进程。

edcefdc175d30618ce4bc291efd25f3.png

东郊记忆一隅(东郊记忆 供图)

这样前赴后继的“热血”,在四川工业化的进程中一以贯之。

不负国家所托——从“一五”时期近百个重大项目的相继上马,五年累计投资近28亿元;到“三线建设”时期迁建、扩建、新建的一大批重点企业,实现涵盖全国主要工业行业的95%。不仅奠定了四川国家战略大后方的重要地位,也夯实了全省工业发展的雄厚基础。

不负时代所期——近年来,四川大力实行工业强省战略,调整工业发展布局,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四川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连年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奋力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不负发展所盼——刚刚过去的2023年,四川不仅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而且多项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充分发挥了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不负未来所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被摆在“主引擎”位置。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四川工业逐“新”的路径。

锚定新目标,迈上新征程,寻求新突破,四川正加力加劲推动新型工业化,打开发展新天地。

从工业家底看四川逐“新”的“钢筋铁骨”

2023年,射洪锂电化工园区产值突破90亿元。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还有8个项目“排队”等着落地,总投资达80.5亿元。

遂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以射洪一块乱石滩上拔地而起的国营锂盐厂为起点,几十年如一日地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如今,全市规上锂电企业已达36户,锂电新材料磷酸铁锂产量居全球第一、PCB产量居西南地区第一,中国“锂电之都”名副其实。

4a50d799e4ec81938594bc24f344028.jpg

射洪锂电高新产业园鸟瞰(中共射洪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一个产业由大到小、由弱到强的蝶变,也是我省用好工业家底、释放产业优势的生动缩影。

工业当先、制造为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四川产业体系日臻完备、产业能级不断壮大。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产业已分别迈上万亿元台阶,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产业正加快向万亿级产业迈进,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强劲,这些都是四川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势和底气所在。数据显示,到2021年被纳入全国统计的591种工业产品中,四川生产480种,产品生产面达81.2%,对保障重要初级产品供给、增强国家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更为突出。

另一组案例,能更直观展现“四川造”在全国乃至全球舞台上的“存在感”——如今,四川白酒产量、销售收入约占全国二分之一,鱼子酱产量占全球的12%;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居全国第一,全国60%核电产品、50%大型电站铸锻件、40%水电机组由四川供应;全球一半以上的iPad和近一半的高端柔性屏在成都生产,全球近一半高端柔性屏在四川生产……

对待发展的热潮,更应冷静地思考。当前,四川从实际出发精准把脉,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六大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集中资源力量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培育一批千亿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不仅如此,去年初,四川还认定成都市集成电路、自贡市无人机、攀枝花市钒钛新材料等23个产业集群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旨在凝聚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打造实现重大突破性技术的主要载体。

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质生产力加速涌现,催生四川工业的新气象。

新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今,站在历史新潮头的四川,正驰而不息地逐“新”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新篇章。

(四川经济网记者 唐千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