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市州 >新闻详情

达州通川区:百余名“游子”春节返乡 喜看家乡新变化

2024-02-07 15:14:14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何羽佳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通川发展得太快了,两年没回来,竟然变得这么漂亮!”近日,在外务工返乡的李辉看到家乡达州市通川区的变化后感叹道。今年40多岁的李辉在福州从事外贸工作,这次回到通川,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让他不禁竖起大拇指。

b60d5874-2107-4d84-9b03-0851b00b9e99.jpg

乡友们观看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的舞龙表演

连日来,为全面展示通川发展变化,调动在外乡友回乡创业热情,凝聚起发展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力量,通川区委、区政府开展了“通九州纳百川——家乡过年看变迁”系列活动,邀请百余位在外乡友及各方代表实地参观通川,沉浸式感受家乡发展变化。

乡村振兴促巨变  美丽乡村入画来

“老家的变化实在太大了,除了讲解员给我们讲解的,这几天我也有很多自己的体会,我每天带着娃儿在村里逛,手机里拍的全部是家乡的新面貌。”谈到家乡的变化,返乡乡友杨桄激动地说。

3704805c-b6dd-43b9-a741-008129e2ffdb.jpg

乡友们参观磐石镇金龙村

宽阔的柏油路、村北新修的水库、村内各处鲜花绿植、广场游园一个接一个......从家家致富的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到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磐石镇金龙村,听完这两地的致富经验,杨桄说,虽然知道通川乡村变化很大,但这次活动所见所闻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近年来,通川区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精致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等,围绕“8+3”产业体系,以“一李两莓”特色产业为重点,投入衔接资金近3000万元,推进农业园区(基地)提档升级,延伸全产业链条,产业壮大发展,联农带农能力全面提升。大力推进“一村一项目·党建引振兴”行动,安排衔接资金1200万元扶持10个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023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38万元,同比增长9.3%,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还让村里的环境有了改变。通川创新实行“首厕过关”,完成改造户厕6977座,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覆盖率达100%,新建10个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新建农村公路500公里,整治病险塘库110余座,建成4G、5G基站4000余座,投入农村客运车辆145辆,新建(整治)农村聚居点路灯1077盏,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与此同时,通川致力于提升治理水平,通过探索“一核四治”乡村治理模式,“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六老六长”自治经验全面推行,40个“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村有序建设。该区还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44个,选树国省市好人、道德模范48人,表彰“星级文明户”1200余户,创建国省级文明镇村12个,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行动,乡村良好风尚逐步形成。

件件实效举措落地,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走在通川的乡村,街道干净、环境优美,健身设施齐全,年轻人有钱挣,老人享晚年,孩子们在玩耍,一幅其乐融融的画卷在通川大地展开。

打好交通攻坚战  打造通达开放前沿地 

从达州站出发,驶出通川城区,沿着环凤产业大道驱车向东北而行,抵达通川区安云乡公路主题园。一路上的山水相依、风景秀丽,让人目不暇接,四通八达的道路更是让回乡过年的老乡们眼前一亮。

da3553c3-9100-4d31-b893-742722fd7272.jpg

金龙村的山地越野项目

“一出火车站我就很惊讶,火车站周围好几座新建筑拔地而起,城市道路也不堵。进各个场镇的路变化也大,走亲戚的行程安排可以紧凑些了。”看着展板上的通川交通规划图,李飞笑着说。

说到春节拜年走亲戚,李飞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通川人,他真切地感受到通川在交通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前无论是去街道采购年货,还是走亲访友,交通都很不方便,出门到处是坑坑洼洼的路面,也没有公共交通工具。现在,平坦宽阔的马路遍布通川的城市和乡村,城乡公交开通后线路不断增加。“不管是公交还是农村通小黄车都能用手机扫码支付,没想到通川交通方面发展得这么好,现在真是去哪儿都很方便了。”李飞说。

一张路网带动一方乡村发展,这样的喜人之变在通川比比皆是。近年来,通川区聚焦打造“融通四海、畅行八方”的通达开放前沿地,全面打响“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立体构建“干支结合、外联内畅、城乡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475.04公里,路网密度2.95公里/平方公里、位居全市第一,成功入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名单,成功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全省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为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了基础支撑、当好了示范先行。

“我们现在启动了共计23个会战项目,双鱼湖环湖路、江虎路、青马路、江黄路、千口岭森林公园等幸福美丽乡村路相继建成通车,基本形成‘1311’城市交通圈,勾画出一幅幅村庄美、产业兴、乡风和、百姓富的和美乡村画卷。”通川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其奎告诉记者,接下来,该局将坚决贯彻达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确保全年建成项目5个、开工项目3个,力争2024年交通投资10亿元以上,实现交通会战决战决胜,欢迎老乡们继续回家感受通川交通变化。

食品工业后劲足  通川味道更多样

打开包装,将菜品包和调料包混合,再加热10分钟,制作一份软糯可口的梅菜扣肉就像泡方便面一样简单……在通川经开区川菜产业园里,在园区负责人的讲解下,川汉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梅菜扣肉的新做法,短短几分钟后,让人垂涎欲滴的梅菜扣肉便做好了。

参观通川经开区川菜产业园.jpg

乡友参观通川经开区川菜产业园

老乡们在挨个品尝之后,都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我只知道七星椒鸡爪、川汉子牛肉这些产品,没想到在川菜产业园里还有这么多新产品,太让我意外了。”返乡乡友肖奎说。

如今,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预制菜成为了新风口、新热点。面对行业风口,通川区主动靠前、提前布局,抓住预制菜产业发展契机,多举措引导预制菜产业在通川产得出、销得好、生态良。

据悉,通川区现已有多家企业布局预制菜产业,其中川汉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已投入近2亿元,厂房、办公大楼、员工食堂、销售展厅均已建成。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年产能可达10万吨,产值可达30亿元,将解决600人就业问题。

 “我们参考了四川省《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企协同联动服务企业,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通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支持企业研发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质量标准,引导预制菜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让老乡们在外地也可以看到通川自己的品牌,尝到家乡味道。

(四川经济网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