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攀枝花:实施八大行动 制造业“智改数转”跨新步

2023年10月底,攀枝花工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迎来一件大事——攀枝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进会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启动。会上,《攀枝花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发布。

《计划》提出,通过五年的努力,攀枝花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供给能力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工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能耗污染水平显著降低,本质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

按照《计划》,攀枝花将形成“51234”发展格局,即:围绕“2+3”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争创1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和培育20家以上数字化专业服务商,打造30个以上省级重点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推动4000户企业上云提质增效。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二方阵,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数字化研发工具设计普及率达到90%以上,“智改数转”指数达到85。

ea33e73401690fa5eac1c0418d1c76ef.jpg

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攀枝花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

eef1d217e7fc314f916e36997a0326e9.jpg

《攀枝花市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行动计划(2023—2027年)》正式发布

工业重镇   数智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鲜明提出了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

攀枝花,是四川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也是西部地区的制造业重镇。拥有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被全域纳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过去的几十年里,攀枝花市的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四川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万亿元级产业中,攀枝花涉足“半壁江山”。

近年来,攀枝花大力改造提升钢铁、矿业、钒钛、机械加工与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发展的示范路径。已拥有世界顶级的钢轨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钒制品、钛原料、钛化工生产基地。

同时,攀枝花市全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全市5G基站累计建成总数超3200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37个;制造业龙头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4%;先后建成蜀信链攀枝花城市节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钒钛行业二级节点等新型基础设施;“5G+智慧矿山”“钛融易”钒钛产业互联网等项目荣获工信部典型应用案例;并成功创建了第二批国家“千兆城市”。

围绕省委、省政府对攀枝花发展“两区三地一粮仓一门户”的新定位新要求,当前,攀枝花以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战略牵引,以工业强市、精明增长、城乡融合为战略重点,以攀枝花市域“内圈”、金沙江区域“中圈”、成渝贵昆“外圈”“三个圈层”为战略空间,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着力端牢做亮“铁饭碗”“钛钒碗”“金饭碗”特色优势产业“三个饭碗”,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

cb1875977bfafd94bb820557ecb3bfb3.jpg

攀枝花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进会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启动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任礎军表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推进会暨工业互联网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启动,是攀枝花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向县(区)落地普及的重要一步,以此为契机,攀枝花将加速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升级,不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步伐,跑出攀枝花数字经济发展“加速度”。

优势产业   乘“云”而上

2023年7月19日召开的攀枝花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半年经济运行工作会议提出,到2027年,攀枝花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市工业经济领域全力以赴推进“2+3”现代工业体系建设。“2+3”即:先进钒钛钢铁材料、清洁能源2大主导产业,以及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绿色化工和装备制造3大优势产业。

为此,《计划》明确了攀枝花市特色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方向和清单。

先进钒钛钢铁材料方面,面向钒钛材料和钢铁延伸加工等行业,聚焦设备维护低效化、生产过程黑箱化、环保压力加剧化等痛点,以工艺优化为切入点,提升关键设备、关键流程数据采集和应用分析能力,加快推动危险工艺自动化、供应链数字化协同、工艺创新数字化。

清洁能源方面,面向“水、风、光、氢、储”清洁能源体系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聚焦数据采集困难、设备运维成本高、管理效率低下、能源利用率不稳定、安全运行隐患大等痛点,以设备智能化为切入点,在虚拟设计、预测维护、优化管理、全景式监控、智能化分析、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推动数智化转型。

钒钛磁铁矿采选冶方面,面向金属矿山采选、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聚焦设备管理低效、环保和能效管理粗放、生产过程不透明、设备互联水平低、运行监控困难等痛点,以安全生产和设备智能管控为切入点,在设备健康管理、绿色生产、生产工艺优化、产线协同管控、能效管理、安全预警、模拟操作等方面数智化转型。

3ac60d06add3cc7735b3538a970c77d7.jpg

 攀枝花钒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绿色化工方面,面向氯碱、硫酸、煤化工等行业,聚焦设备管理不透明、工艺知识传承难、安全生产压力大等痛点,以设备智能管控为切入点,在设备健康管理、智能炼化生产、供应链协同、安全监控等方向开展数智化转型,同时引导企业开展资源能源和污染物全过程动态监测、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推动碳减排。

装备制造方面,面向矿山机械、冶金机械、汽车零部件、新能源装备等行业,聚焦模型适配性差、机械设备运维困难、金融生态不完善、下游需求个性化等痛点,以设备健康管理、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生产为切入点,从整合研发资源、重构生产范式、变革管理模式、提升维护效率等方向进行数智化转型,推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车间。

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文才表示,围绕计划目标,攀枝花将聚焦行业、企业、区域三大转型主体,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具有攀枝花特色、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八大行动   增强动能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结果导向、项目牵引、分类推进,《计划》提出,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型制造企业、产业链和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深入实施8个专项行动,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增强产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智改数转”诊断评估专项行动——统筹市、县(区)力量,通过政府采购和市场化相结合,鼓励优秀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动,对规上工业企业协同开展“智改数转”诊断服务,提供低成本、轻量化、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各县(区)、钒钛高新区结合产业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分行业分层次开展个性化诊断服务。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

3b929a020b66eaef8cc7c7ff4dde0ba8.jpg

2023年7月10日,攀钢集团联合四川移动启动5G全连接智能采矿项目

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专项行动——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转型,围绕强基础、建平台、延链条开展集成应用创新,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标杆示范,争创“数字领航”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业务剥离、合资合作等方式成立独立专业服务机构,依托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放先进技术和应用场景,输出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向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辐射推广。建立示范项目培育库,重点支持一批通过省级以上认定的典型示范标杆项目。到2027年底,累计打造5个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培育一支数字化转型优质服务商队伍,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和融资需求,推广一批低成本、轻量化、普适性强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通过上云用平台等方式,实施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改造,分行业形成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协同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到2027年,引进和培育20家以上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累计推动4000家企业上云。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项行动——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培育生态主导型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和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链主”企业与产业链中小企业建立联合培训、标准共享的协同管理体系,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推进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推广,鼓励企业上标识、用标识,重点支持一批推广应用成效明显的二级节点。到2027年,争创1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产业园区数字化升级专项行动——鼓励园区加快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建立资源集聚、功能共用、数据共享的新型智慧园区平台,加快经济运行调度、园区建设管理、重大项目招商、公共服务共享等领域的效能提升。支持园区平台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数字化服务商等组建联合体,实施企业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区整体数字化升级,提高区域智能制造水平。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专项行动——加强新建数据中心、网络基站等绿色化设计,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化监控系统等技术加强能耗监测,提升节能减排精准管控水平。引导建材、钢铁、化工、钒钛、有色等行业加快数字化技术、工艺技术和环保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全流程生产、能源管控、污染治理等环节智能化,加强能源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矿山,创建近零碳排放、循环改造示范园区。到2027年,打造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5家、绿色园区2个。

“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专项行动——加快10G—PON光线路终端(OLT)设备和5G网络规模部署,推动5G技术在生产制造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推动5G应用从企业外围环节向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打造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等典型场景应用,梯度建设一批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5G工厂。引导基础电信运营商简化实现连接中小企业的专线提速降费,降低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成本。到2027年,累计建成4000个以上5G基站,打造2家5G工厂。

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专项行动——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体系,持续开展企业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分类分级和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工作,指导企业落实与自身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快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保障平台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和应用安全态势感知和综合防护系统。到2027年,累计培育5家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企业,3个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典型案例。

(四川经济网记者 徐杨 文/图)

(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