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四川经济网广元讯(杨文波 记者 侯东 文/图)近日,在广元市剑阁县开展的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人工体检”工作中,先进的智能设备成了主力。背负式激光雷达与无人机激光雷达等先进智能设备,利用其高效、精准、可视化等优势,空地结合,对古树基本信息、生长环境等进行全方位数据采集。
背负式激光雷达检测中
“背负式激光雷达基本平均每天可以检测200株到300株左右,这个大概是人工体检效率的5到6倍。无人机是以里程计算,每天大概可以扫描10公里左右,如果换算成我们沿线的古树,大概检测数量会在1000株到1200株,这个可以达到人工体检效率的20倍左右。”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师穆子慧告诉记者。
检查人员收集古树三维数据
据悉,这两套智能设备不仅作业效率高,而且对古树的树高、胸围、冠幅等客观数据的扫描精度更是可达到厘米级。通过特定软件分析后,能精准定位每一株古树的坐标点位。同时,雷达可视化功能可采集到古树的三维数据,动态写实地反映出每株古树的外观、地形样貌等,有利于构建三维动态数据库,实现对古树的数字化保护。
穆子慧告诉记者:“像剑阁柏、帅大柏这种重点保护的古树,我们也会进行单株的三维数据扫描,构建动态模型库,为我们今后的一系列古树保护及运用等工作构建一个良好的数据库。”
工作人员记录古树生长现状
除了智能检测手段,剑阁县还组织了6支专业队伍,全方位判断、记录古树生长环境、长势、树体损伤、已有保护措施等7大项50余小项的情况,构建电子数据库。
据了解,剑阁县现有古树名木12604株,其中,蜀道沿线7803株,零星古树4801株,整个人工体检工作预计将于3月底完成。
下一步,剑阁县将对古树人工体检数据进行分析,编制《剑阁县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规划(2024—2033年)》,持续推进古树名木全面保护、依法管理和科学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