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8-86696397 商务合作:028-86642864

当前位置: 四川经济网 > 专题 > 四川制造 > 市州观察 >新闻详情
大规模高规格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拉练暨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

德阳吹响推进新型工业化动员号角

2024-04-02 09:17:42 稿件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甘雨竹校对:高艳责任编辑:黎琦审核:杜静

“国尚工,则日新日智”。

3月29日,德阳市以一场大规模、高规格的会议——一季度重大项目拉练暨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吹响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员号角。

会议采取现场考察、现场拉练、召开会议的形式进行。

一天半时间里,与会代表在先进制造企业和创新平台实地考察,在“拉练”中开阔视野、在“对标”中比学赶超,考察项目进展情况并进行现场评分。

表彰先进、凝聚共识、战略谋划。会上,企业、园区、职能部门都亮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亮目标、谈部署、晒做法”中,德阳“推进新型工业化”路径逐渐明确。

德阳市委书记李文清表示,德阳因“三线建设”和两次大工业区建设建市兴市,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强支撑在工业。全市要把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加快构建富有德阳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再造一个“工业德阳”,努力为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从坚定不移实施科技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到加快推进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再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逻辑一以贯之,成为德阳实干到底的指引,为这道关乎全局战略、紧扣时代变局的命题验证着最优解法。

推进新型工业化

为何是战略任务?

一天半时间,参会人员走进钢杰净化新材料、信义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合光能二期、龙蟒磷石膏提质升级工程项目等12个现场点位,感受德阳市工业企业加速发展的勃勃生机。

近两年来,德阳建立赛马比拼机制,大力推行“奔三计划”和项目拉练,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激情充分迸发。一批优质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于德阳而言,工业之重,会上透露的一组数据可见一斑:德阳制造业占GDP比重居全省第一,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企业户数居全省第二,连续3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放眼国际,德阳是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市;环顾全国,德阳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在工业领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世界领先:立足省内,德阳构建起涵盖34个大类、129个中类、254个小类的工业门类,拥有众多引以为傲的名牌。

可以说,推进新型工业化对德阳经济迈上新台阶、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引擎作用。

近年来,工业一直是德阳“拼经济搞建设”的主阵地。2023年召开的德阳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就通过了《中共德阳市委以工业强市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高举工业强市大旗,鲜明工业挑大梁、制造业扛大旗的发展导向,力争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元,再造一个“工业德阳”。

而此次召开的会议进一步指出,“要把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从定位到布局,从认识到实践,德阳工业于新时代、新征程迎来了新的时机。

今年2月19日,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扎实推动我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包括德阳在内,全省各地纷纷作出落实部署。

在全省各地奋楫争先、竞相发展的态势和局面中,德阳更要扎实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

德阳如何切入?

“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相互促进、互相依存。

那么,德阳如何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强化创新驱动是首要任务。

东方锅炉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发言时表示,2023年研发投入达到8.6亿元,投入强度约为央企平均水平的三倍,660兆瓦及以上等级先进煤电锅炉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高端容器装备依托谢岗、白马TCA项目燃机冷却器,扭转了国外“卡脖子”的被动局面,光热电站蒸汽发生器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关键靠自主研发创新实现“涅槃”。

同样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还有德阳三环科技有限公司。

德阳三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发言说,公司在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在高容量、小尺寸的两个技术发展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用3年时间走完了国外同行20多年的路,助力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陶瓷燃料电池(SOFC)实现了全技术链条贯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德阳新兴动能不断集聚壮大。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5.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3.1%,其中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1倍……优异表现令人眼前一亮。

目前,德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已拥有“清洁高效透平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省重大创新平台266个。2023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1850亿元、增长8%以上。

本次会议再次要求坚定推进科技创新,围绕打造高端装备科技城,加快建设德阳大学科技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已成为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本次会议对“推动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此,德阳市经信局局长龚军在发言时表示,德阳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端装备科技城建设,实施变速抽蓄机组、纯氢燃机燃烧器等16个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电解海水制氢、无人机整机等30项成果转化,培育氢能、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积极担当国家战略腹地重任,打造核电、燃机、航空航天零部件等产业链备份基地。

加快“智改数转”

需求和潜力从何而来?

新型工业化之“新”,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出的转型升级新机遇、新方向、新特征。

“智改数转”通过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生产组织、生产方式系统性重构,带动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高,是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东方汽轮机相关负责人发言时表示,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支撑产业链升级,完成4个数字化车间建设,建成国内首个叶片无人加工车间、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顺利通过国内行业首个智能制造成熟度3.0认证。

剑南春集团公司负责人发言表示,剑南春新建的谷壳清蒸车间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智能化集中控制,采用的稻壳清蒸一体机为国内首创。对包装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AI视觉识别代替人眼,可以实现对包材(玻瓶、商标、瓶盖)的视觉缺陷检测。

秉承使命担当,德阳不断向新而行。本次会议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智改数转”,强化示范引领,完善服务体系,夯实基础支撑,持续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龚军表示,德阳将实施智改数转四年行动计划,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发挥东汽、东方风电等国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作用,带动关联企业链式改造,完成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450户以上,新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50个,打造国家级优秀场景5个,启动灯塔工厂建设,争创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这场会议释放出培育壮大企业的鲜明信号。会议强调,要坚持抓大育小梯度培育企业,大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专精特新”企业和上市企业,夯实新型工业化发展根基。据统计,德阳已有规上工业企业1499户、“专精特新”企业229户,数量居全省第三。

会议振奋人心。会议强调,广大企业家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要积极投身德阳新型工业化的火热实践,在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建设浪潮中大显身手、实现更好发展。

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德阳正蹚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

(四川经济网记者 闫新宇)

相关推荐